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带才女回大宋,岳父逼我写治国策 > 第125章 玄镜司

第125章 玄镜司

半月后。_看′书?君* ,埂¨辛¨罪¨全,

神武侯府的红灯笼尚未褪色,李府的门前,却己挂上了白幡。

李格非走了。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他听着女儿为他念诵新出的诗稿,面带微笑,溘然长逝。

丧事办得极为风光。

秦宁以人子之礼,亲扶灵柩,满朝文武,无论新旧党派,皆来吊唁。

他们看着这个一身素缟,面容平静的年轻人,心中情绪复杂。

这个男人,刚刚用一场盛大婚礼宣告了他与旧士族门阀的联姻,转眼又用一场国公规格的葬礼,展现了他无上的权势和对这份情义的看重。

手腕之高,无人不惧。

灵堂内,李清照跪在蒲团上,为父亲烧着纸钱,她的眼睛红肿,却没再流一滴泪。

秦宁走进来,脱下沾了尘土的外袍,在她身边跪下,拿起一叠黄纸,添入火盆。

“爹爹他,走的时候很安详。”李清照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他说,他看到了我最好的归宿,了无遗憾。”

“嗯。”秦宁应了一声,将妻子揽入怀中。

他知道,老人是放下了心中最后一块大石。

但这个天下,还有无数块石头,等着他去搬开,或者,砸碎。

……

风平浪静。

这是“新政十二条”颁行一月以来,整个大宋朝堂给所有人的感觉。

没有官员公开反对,没有御史死谏,政事堂里一片祥和,仿佛那些足以将大宋翻个底朝天的条令,不过是几句无关痛痒的空谈。¨第¨一/看¨书!徃? \已?发,布.罪?薪.漳*結+

可秦宁知道,越是平静的水面下,旋涡越是凶猛。

书房内,烛火通明。

黄雀将一叠各地送来的密报,分门别类,摆在秦宁面前。

“侯爷,这是江南东路转运司呈上来的清丈文书。”

秦宁展开,上面是蝇头小楷,文采斐然,洋洋洒洒数千言,引经据典,盛赞新政之功。

可看到最后汇总的田亩数字时,秦宁笑了。

“与去年上报的数目,一亩不差。”他将文书扔在一旁。“写得真好,这篇文章,该送去翰林院。”

黄雀沉默。

“河北路,数十个县的乡绅联名担保,说治下绝无隐户,百姓安居乐业,恳请朝廷体谅民情,免去清查之苦。”

“最诡诈的,是川蜀。”黄雀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他们没有抵制宝钞,恰恰相反,他们张开双臂欢迎宝钞。”

秦宁抬起头。

“蜀地交子务源远流长,当地钱庄、豪绅,早己玩透了纸上乾坤。他们明面上以官价兑换宝钞,暗地里,却联手操纵市面。”

黄雀递上一张来自蜀地的旧报纸,上面用小字印着一则讯息。

“蜀中最大的钱庄,公然宣布,因‘宝钞’初行,信用未固,民间交易,一贯宝钞,只作六百文旧钱使用。”

“他们不是在抵制,是在吸血。”黄雀沉声道,“他们在用自己经营百年的信用,公然打压朝廷的信用,从中牟取暴利。?萝?拉\小/税~ -首¨发¢长此以往,宝钞在蜀地,将名存实亡,沦为他们敛财的工具!”

“好一招釜底抽薪。”秦宁的指节,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最棘手的是这个。”黄雀将一份用火漆密封的信件推了过去。“这是沈白从淮南寄来的亲笔信。”

秦宁拆开。

信上没说别的,只写了一件事。

格物学堂派去指导农事的学子,在一个叫蒙城的县里,被当地宗族“请”走了。

名义是“请先生去族学讲课”,好吃好喝伺候着,但人,就是不放回来。

县令上门要人,被宗族长老一句“管不了宗族内部事务”给顶了回来。

信的最后,是沈白刚劲的字迹。

“大人,政令不出汴京,该当如何?”

秦宁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看着它慢慢卷曲,化为灰烬。

“好一个阳奉阴违。”

“好一个软刀子杀人。”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

他忽然明白了。

他以为自己的敌人是朝堂上那些守旧的老臣,是那些脑满肠肥的勋贵。

他错了。

他真正的敌人,是渗透进这片土地每一个毛孔里的,看不见的力量。

是那些掌握着一县、一乡话语权的宗族长老;是那些世代联姻、利益共通的乡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