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诸县令及代行县令之职者齐聚,常孤雏自首座起身,目光扫向阶下诸位。?求-书¨帮~ \冕.肺+粤~渎`
但见这些县令人人噤若寒蝉,心跳如鼓,且不时吞咽口水,神情极为紧张。
有一二人心理素质欠佳,早己满头冷汗,频以袖袍拭之。
常孤雏自首座行至诸位县令之间,旋即开口道:“诸位无需紧张,本将又非那食人恶鬼,是也不是?”
齐聚于中军营帐之内的边关诸县县令,纷纷应和:“是极是极,将军乃人中龙凤,岂会与那恶鬼相类?”
常孤雏闻之,笑道:“诸位想必己然知晓,本将将代掌边关诸县军政事务。
当然,本将亦无法事事躬亲,是以还需仰仗在座各位。
不知诸位可愿助本将一臂之力?”
边关诸县县令听闻,纷纷表忠心道:“我等愿听将军号令,定当妥善处置县内政务,绝不让将军有所后顾之忧。”
常孤雏闻之,满意颔首,继而说道:“本将望尔等言出必行,今日于此空言附和并无用处,本将所求乃实际之举。
想必尔等亦知本将脾性,如今朝廷俸禄不丰,此非本将所能左右。
然自本将来至辽东,边关诸县衣食可曾短缺?”
边关诸县县令皆纷纷摇头,连声道:“不曾短缺,不曾短缺。`晓/说^C′M\S· +唔*错~内.容`
将军待我等宽厚有加,时常以牛羊赏赐,我等感激不尽。”
常孤雏一声喝道:“好!既如此,本将望尔等尽心竭力,妥善处置诸县事务。
有本将坐镇辽东,北元断难侵入分毫。
然本将所求,非仅辽东民生勉强维持,而是要让这辽东苦寒之地,亦变得富庶丰饶。”
台下边关诸县县令闻此,心中暗自揣测,这常孤雏莫不是在夸海口?
辽东之地,自古便以苦寒闻名,百姓于此艰难求生己属不易,谈何变得富饶?
然此刻常孤雏正意气风发,他们哪敢出言反驳,生怕触怒常孤雏,招来灾祸。
常孤雏见诸县令眼中流露出不以为意之色,却并未动怒。
自古辽东贫瘠,此乃人所共知。
然常孤雏本自后世穿越而来,深知辽东黑土地,实乃无尽宝藏。
常孤雏与边关诸县县令议事毕,即令辽东军伙夫营备下数桌佳肴,以飨诸县令。
未几,军营火房之中,饭香、肉香西溢,边关诸县县令闻之,不禁口内生津。
待菜肴摆上,常孤雏引边关诸县县令至食堂,邀其入座。
旋即,辽东军士卒搬来数坛美酒,为诸县令斟满。
常孤雏坐于主位,起身举杯,诸县令亦赶忙起身举杯。^墈¨书~君, .勉¢费?岳~读_
常孤雏道:“来,干了此杯,权当本将敬诸位。”
诸县令忙不迭道:“不敢不敢,理当我等敬将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常孤雏目视边关诸县县令道:“尔等回去之后,暂且依循旧例处置县内事务。
待过几日,本将会遣人传下公文。
到时,尔等便依照公文所示,料理县内民生诸事。
但放宽心,放手施为便是,若有任何难处,本将为你们担待。”
边关诸县县令闻此,心中暗苦。
皆觉常孤雏于内政一道,实乃外行。
外行指点内行,恐生乱子。
一旦祸事临头,圣上责罚必至。
虽说常孤雏言明愿为其担待,然此语虚实,又有谁知?
一席酒宴终了,天色渐暮。
常孤雏令士卒将边关诸县县令安置于军营内之空舍。
此舍洁净整齐,其内陈设虽简,然于当下之世,亦堪称不错之居处。
边关诸县县令于军营中安睡一宿。
次日,常孤雏即吩咐军士,将诸位县令一一送回各自县中。
其后数日,常孤雏除巡察辽东军日常操练外,尚需于营帐之中,誊录关乎边关诸县之民生计划。
此事初行,常孤雏虽略有不适,然亦别有一番滋味。
待常孤雏撰毕边关诸县民生之策,忽闻系统提示声响。
常孤雏心神潜入系统,竟见向来为零之文韬值,骤增三千点。
常孤雏心中大喜,看来己之揣测无误,这文韬值与内政相关。
甫一完成辽东边关诸县民生计划,文韬值便旋即增长。
如此看来,日后不仅需勤于开疆拓土,亦要悉心治理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