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
盖因常孤雏对官员要求严苛至极,稍有差池便动辄处以斩首之刑,令诸县县令如履薄冰,噤若寒蝉。
前不久,那几名被常孤雏斩首的县令,便是前车之鉴。
实话说来,辽东边关诸县县令,相较大明别处县令,日子过得尚算优渥。
常孤雏常以从北元劫掠来的牲畜赏赐他们。
然为官者,所求为何?
大多贪图荣华富贵,谁人不想更为优渥?
一旦贪心萌动,那屠刀便旋即落下。
休看诸多读书人,开口闭口皆为圣人之言,满嘴仁义道德,实则所求不过一朝得入天子朝堂,尽享荣华富贵。
若无政绩之规束,所谓体恤百姓,他们哪会放在心上。
那“父母官”之称谓,不过沦为笑谈罢了。
众人皆欲为官,此乃不争之事实。
然于何人麾下为官,却大有考量。
譬如边关诸县县令,受山东布政使司辖制时,并无异议,因其打点疏通较为容易。
可如今,边关诸县之上司变为常孤雏,众人便觉苦不堪言。
山东布政使陈园接获朱元璋诏令后,并未有任何异议。
既然圣上旨意是让常孤雏兼理边关诸县内政,他自是欣然从命。
盖因边关诸县政务繁杂,压力颇大。
当地民风彪悍,且需时刻提防蒙元奸细混入,实乃劳神费力却难讨好处之任。
且在朱元璋正式任命之前,常孤雏便己实质掌控边关州县政务。
是以山东布政使陈园对此并无抵触之意,将辽东州县这棘手之事抛开,于他而言,倒也不失为一桩幸事。
常孤雏接手边关诸县政务之次日,即遣人传召边关诸县县令,令其速来军营议事。
至第三日,边关诸县县令与县丞匆忙赶至辽东军军营。
之所以有县丞前来,实因常孤雏此前刚斩数名县令,县丞便暂代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