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日后海外殖拓收益丰厚,那是不是可以把藩王也封在海外?
苏泽不知道张居正的想法,如果知道,他肯定要强烈支持张阁老。
大框架已经定了,接下来就是垃圾时间了。
刑部侍郎李一元询问了藩属国来贡使团犯罪,以及海上船员在海外犯罪的问题。
苏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结合。
外藩使团在大明土地上犯罪,使用《大明律》判决,大明国人在外藩的领地上犯罪,也要执行《大明律》。
都察院和刑部可以派遣官员上船,在海上执行明律,如果遇到重大案件,也可以押回大明再审。
李一元对于这个答案也很满意。
九卿廷推的最后,李春芳说道:
“苏子霖,你将今日所讲写成奏疏递上来。”
苏泽早就准备这样了,李首辅递来台阶,他自然一口应下。
冯保和陈洪则匆忙的拿着会议记录,返回皇宫向皇帝汇报。
阁部重臣都还有公务要处理,率先离开了兵部。
等到人走得差不多,苏泽向王世贞和曹邦辅走去,他对着两人深稽一礼道:
“多谢两位大人相助。”
曹邦辅笑着说道:
“子霖你胸有锦绣,对答如流,我们可没帮你什么。”
苏泽真心实意的说道:
“如果不是少司马上来就问起具体军务,苏某还真不一定能对答如流。”
曹邦辅哈哈一笑,他的问题和王世贞的问题一样,都是苏泽事先准备好,请曹邦辅问的。
朝堂辩论最重要的就是议题设置。
如果不是曹邦辅开头就将问题凝聚在具体的问题上,苏泽这次廷辩也不会这么顺利。
要知道这些阁部九卿重臣们,都是政治斗争的高手,他们也都是设置问题的高手。
“再下南洋是不是劳民伤财?”
“番邦使者入京会不会有损大明威仪?”
一旦陷入到这类问题席上,十个苏泽也辩不过这些重臣。
所以曹邦辅看起来咄咄逼人,拿出一个复杂的问题来问苏泽,实际上是帮了苏泽的忙,给这场廷辩定了调子:这次廷辩讨论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
这自然就落入到苏泽的专业领域了。
王世贞对着苏泽说道:
“少司马也对你的提议感兴趣,这才愿意出手相助的。”
苏泽还是向曹邦辅表示了感谢。
等到苏泽离开兵部,他直接返回家中,将近日所议的写成奏疏,然后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具议再下南洋疏》送到内阁,四位阁臣都票拟赞同,奏疏送入皇宫。
隆庆皇帝听完了冯保和陈洪的汇报,担忧内帑支付不起再下西洋的费用。
外朝也以祖宗之法不可变,向皇帝进言,阻挠你的奏疏。
皇帝最终还是搁置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是否使用150点威望值,保证奏疏被完全执行?】
【剩余威望:172点。】
果不其然,在九卿廷辩后,苏泽已经说服了大部分的重臣。
反对奏疏的,也都是一些守旧的官员。
只不过皇帝你也太优柔寡断了吧?
虽然只要150点,但是苏泽这几个月高强度上书,每个月威望点都是月光。
“执行。”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22点。】
苏泽拿起奏疏,又赶在通政司下衙之前,将奏疏交到了通政副使杨思政面前。
不过杨思政笑嘻嘻的说道:
“苏翰林,本官也有一件事要请教。”
苏泽连忙说道:
“大银台折煞苏某了,请您问吧。”
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