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禅锋刃:帝王江湖血菩提 > 第1章 佛前染血

第1章 佛前染血

下可知令堂真正的死因?"柳七的声音在幽深地道里回响,"当年瑶华宫那场大火,烧死的可不只是陈贵妃......"

话音未落,前方突然出现三条岔路。中间那条传来潺潺水声,左侧飘着龙涎香气,右侧石壁上赫然刻着句瘦金体诗——正是赵佶三日前在垂拱殿写就的《题雪竹图》!

赵佶后背渗出冷汗。这首诗他从未示人,墨迹未干时就被闯入的种师道打断。除非......他猛地转头看向柳七:"你从何时开始监视朕?"

回答他的是一声轻笑。柳七晃了晃空葫芦,葫芦底隐约可见"宣和二年御制"的款识:"陛下赐死家父那晚,草民正在樊楼听李师师唱《雨霖铃》呢。"

地道突然剧烈震动。赵佶扶住石壁,掌心触到凹凸不平的刻痕。就着火光细看,竟是幅未完成的壁画:戴帝王冠冕者跪在佛前,身后跪着个怀抱婴儿的宫装女子。那女子眉心的朱砂痣,与方才战死的武当弟子如出一辙!

"小心脚下!"柳七突然厉喝。赵佶低头看去,自己正踩在壁画中佛陀的手印位置。青砖应声翻转,露出下方寒潭——水面上漂浮着百余具青铜棺椁,每具棺盖都刻着大宋历任皇帝的年号!

最靠近潭边的那具棺材突然开启,伸出的枯手上戴着枚翡翠扳指。赵佶如遭雷击,那是父皇哲宗皇帝下葬时戴的陪葬品!然而更骇人的是,棺中坐起的尸体面容竟与活人无异,口中含着颗夜明珠,珠光映出石壁上的刻字:

【宣和七年腊月初八,道君皇帝葬于此】

青铜棺中腾起的寒气在潭面凝成霜花,哲宗皇帝的指尖离赵佶咽喉仅剩三寸。那翡翠扳指上浮动着诡异磷光,映出枯皮下暗青色的血管——这具"尸体"的指甲竟在缓慢生长!

"闭气!"柳七突然甩出葫芦砸向水面。葫芦裂开的瞬间,猛火油遇水爆燃,火光中映出千万条透明丝线——原来整个寒潭上空布满天蚕丝,丝线末端连着棺中尸体的百会穴。赵佶暴退时扯断三根丝线,最近的棺材里突然坐起太宗皇帝尸身,手中握着的鎏金锏破空劈来!

"铛——"

赵佶以青铜钵盂硬接这一击,虎口迸裂的鲜血溅在潭水上,竟让沸腾的火焰转为幽蓝。他忽然想起《景德传灯录》中的记载:"龙脉之气遇帝血,可化幽冥火"。潭底传来锁链断裂声,百余具青铜棺椁同时开启,大宋历代皇帝的"尸身"如提线木偶般跃出水面。

柳七突然扯开衣襟,胸口纹着的二十八宿图青光暴涨:"走巽位!"他抓起赵佶跃向东南方石壁,那里看似浑然一体,却在星光照耀下显出道暗门。赵佶触到门环时浑身剧震——这青铜饕餮纹的制式,分明是瑶华宫旧物!

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破水声。真宗皇帝的"尸体"手持卦盘,坤卦方位射出暴雨梨花针;英宗尸身舞动狼牙棒,招式竟是契丹皇族秘传的"苍狼碎月"。最骇人的是神宗尸首,他口中念诵着《青苗法》条文,袖中飞出账册纸页,每张纸都化作淬毒飞刀!

暗门轰然关闭的刹那,赵佶看见哲宗尸身的翡翠扳指脱落,露出内侧刻着的两行小字:"陈氏非薨,玺在龙腹"。他袖中的半枚辽国虎符突然发烫,与怀中武当弟子遗留的玉碟产生共鸣,在黑暗中拼凑出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

"这是往生阶,"柳七擦燃火折子,照亮脚下三百级白玉台阶,"当年钱俶纳土归宋前,吴越国师在此布下"七星锁魂阵"。"台阶上散落着佛骨舍利,每颗都嵌在北斗星位,却被人生生剜去天权、玉衡二星。

赵佶俯身触摸台阶上的抓痕,指腹沾到金粉——这是御用画院特制的"孔雀明金",唯他作《瑞鹤图》时用过。抓痕走势看似凌乱,实则暗藏瘦金体笔锋,拼起来竟是半阙《宴山亭》:"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陛下可觉得熟悉?"柳七突然用火折子燎过石壁,焦痕显出一行血书:"绍圣三年腊月,陈氏携玺至此"。赵佶如遭雷击,绍圣三年正是生母"溺毙"前一年!他猛然扯开衣襟,胸口那道自小就有的龙形胎记突然灼痛——胎记龙爪所指,正是台阶尽头隐约可见的青铜巨门。

门环上盘踞着螭吻石雕,龙口却衔着枚八卦镜。柳七突然抓住赵佶手腕按在镜面:"此乃诸葛武侯所铸的"八门遁甲镜",需赵氏血脉......"话音未落,镜中突然映出个宫装美妇,她怀中婴儿的啼哭与赵佶胎记的灼痛频率完全一致!

"母妃......"赵佶喉间涌上腥甜。那美妇转身的瞬间,镜面迸射青光,巨门轰然中开。门内涌出的不是地宫阴气,而是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