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杀!杀!杀…”
二月早春,当山南东道的百姓开始准备春耕,南阳城西那周长里许内却响彻着操训之声。
校场上,久经战事的老卒们,此刻正在指点新卒操训,每名老卒担任伙长、伙副,以两人操练十人。他们言辞激烈,但处处都是为了让这群兵卒更好的接受训练,变得更为强大,以此能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保护好自己。
“这批新卒招募了多久,每日饭食如何,都开始扫盲了吗?”
校台上,刘继隆站在主位看向校场上那数千名正在操训的新卒,以他的目力可以清楚看到这些新卒大多瘦弱,四肢可称纤细。
这样瘦弱的身体,别说披甲,就是满足眼下的日常操训都做不到。
要知道汉军可是每日一练,三日一操,十日大演的强度,没点力气和耐力,根本承受不住。“回禀殿下”
操训这批新卒的是马成的第四子马彰,如今担任练兵别将一职,负责邓州境内所有新卒操训。他长得比他大兄马懿略微清秀些,更偏向儒将。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他不卑不亢道:“与其让末将转告殿下,倒不如请殿下与将士们一同用餐!”“好!”刘继隆欣然接受他的邀请,目光看向曹茂及昨日刚刚跟上队伍的赵英:“都一起吧。”“是!!”曹茂和赵英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二人在遇见刘继隆前,可是连饭都吃不饱。
汉军将士吃的素来不差,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见状,马彰看向自己麾下的校尉,对其吩咐道:“吹哨,集结弟兄去大食堂排队吃饭!”
“是!”年轻校尉连忙行礼作揖,拿起木哨骤然吹响。
“哔哔”
刺耳的木哨响起,校场上的各伙兵卒立马集结为队,再由队集结为旅,进而集结为团,直至最后聚集为两个军三千馀人。·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不到一刻钟,令刘继隆十分满意,毕竟后世几千学生进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也不过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罢了。
对于这些进入军队不到一个月,其中九成九以上的人都还是文盲的新卒来说,这个速度已经不算慢了。“如果继续操训,末将有把握在三个月内,将时间缩短到半盏茶。”
马彰躬敬向刘继隆回答,刘继隆则是并不在意:“先去看看你们给新卒的伙食吧。”
刘继隆知道,他定下的标准是标准,但现实是许多部队都达不到他所定下的标准。
这倒不是说朝廷发给将士们的口粮不足,而是各地有各地的难处,条件不允许。
“哔哔”
哨声在马彰的示意下,很快有节奏的开始吹响起来,而校尉身后的两名旗兵也开始挥舞令旗。两面令旗的旗语十分简单,这些老卒们早已牢记于心,因此可以按照旗语指挥新卒们开始按队伍先后来移动。
“营内有三千二百名新卒,故此分为东西两个食堂吃饭,殿下准备去哪个食堂用膳?”
“西边吧。”刘继隆看着距离更远的西边说着,随后便走下校台,带着众人往西边的食堂赶去。那些队伍中的不少新卒都在远眺刘继隆方向,因为他们都知道今天军营里来了大人物,就是不知道这位大人物到底有多大。
只是如今所见,那六尺逾高的背影,着实能称得上大人物,至少比他们这群五尺四五寸的人要高大太多了。
平日里那些比他们还高出许多的将校,此刻站在那道身影身旁,尽皆矮了几分。
他们在看刘继隆,刘继隆也在时刻打量他们。
“邓州之地,朝廷收复也差不多快三年了,这些新卒却如此瘦弱,可见平日过得并不算好。”“吾一路南下,所见百姓大多瘦弱,可供开垦的荒地还有很多,地方上可是有些难度?”
刘继隆在走向食堂的同时与左右说着,马彰闻言便道:“回殿下,山南东道毕竞遭受兵卒波及较广,许多百姓家无馀粮。”
“虽说朝廷免了头年的赋税,可这也只能让百姓勉强恢复当初耕种的熟田,许多荒田却无力开荒耕种。”
马彰的解释倒是有几分道理,山南东道包含江陵府部分只有一百二十七万口百姓,面积比后世位置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