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这个蘑菇种植”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不是说福建来的大教授吗?”
“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种蘑菇?咱们这旱得连草都不长”
陈金山的声音被淹没在议论声中。
他求助地看向马得福,后者正要上台帮忙解释,突然人群后方传来一阵骚动。
“来了!教授来了!”
凌一穿着一件沾满泥土的旧夹克,手里捧着一把草,大步走来。
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路,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教授
他看起来和村里的老农没什么两样,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学者的气质。
“抱歉各位,我去看了你们村东头的那片荒地。”凌一农直接跳上台,举起手中的草,“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能改变你们命运的宝贝??菌草!”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瞬间镇住了全场。
陈金山松了口气,悄悄退到一旁。
凌一农从菌草的生长特性讲到固沙原理,越说越兴奋:“这种草的根系能深入地下三米,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我们正在研究用它生产饲料和肥料…”
陈金山急得直搓手,终于忍不住插话:“凌教授,乡亲们更关心怎么种蘑菇挣钱”
凌一农皱了皱眉:“没有菌草,哪来的蘑菇?”
他转向村民,“双孢菇需要菌草和粪肥作为培养基,所以首先得”
“建大棚!”陈金山再次打断,“凌教授,直接说建大棚的事吧!”
马得福看出凌一农的不悦,赶紧上前圆场:“乡亲们,凌教授的意思是,种蘑菇是个系统工程。就像咱们种麦子得先有地有水一样,种蘑菇得先有菌草和大棚。”
“大棚要多少钱?”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嗓子。
凌一看向陈金山,后者硬着头皮回答:“大概两千块左右。”
“什么?两千?!”会场顿时炸开了锅。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把我家房子卖了也不值两千!”
“种出来卖不出去咋办?”
“就是,谁知道能不能挣钱”
马得福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疑虑,突然跳上台:“金滩村带头!我家先建两个大棚!”
他转向凌一农,“凌教授,能不能先少建几个示范?让乡亲们看到实效再说?"
凌一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刚要说话,陈金山又抢过话筒:“乡亲们,县里会提供部分补贴”
“陈县长。”凌一农突然严肃地说,“技术推广不能靠行政命令。如果村民不相信这项技术,再好的政策也没用。”
会场安静下来。
陈金山张了张嘴,最终没再说话。
讲座结束后,凌一农婉拒了村里的招待,说要再去考察几块地。
陈金山坚持要送他,两人沉默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凌教授,我知道您觉得我太急功近利。”陈金山终于开口,“但这里的百姓真的等不起啊。您知道我们村有多少光棍吗?一百三十七个!就因为穷,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
凌一农正要回应,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突然从土墙后闪出来,怯生生地伸出手:“领,领导能给点菜吗?我男人病了好几年,就想吃口青菜”
陈金山连忙从公文包里掏出几个西红柿…
那是准备给凌一农的午餐。
妇人千恩万谢地捧着走了,背影佝偻得像枯树。
凌一农站在原地,久久不语。
远处的山梁上,几个放羊的孩子正用树枝挖着什么
大概是地下的草根。
当晚,凌一敲开了陈金山宿舍的门,手里拿着一叠图纸:“我重新设计了适合宁夏的简易大棚,成本能降到一千二。另外,我决定留下来三个月,亲自指导第一批种植户。”
陈金山瞪大了眼睛:“真的?那太好了!”
“但我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