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对对,省下做饭的人手,还能多拾掇拾掇地,或者编点筐子换钱呢!”
余大石见大家理解,点了点头,掷地有声地宣布:
“所以,我今天在这儿宣布:
从今天起,咱们余家村的‘集体饭’,就吃到今天晌午这一顿了!
各家领回去的粮食,就是各家过冬的底气!
以后,咱们各家开各家的火,做各家的饭!
想吃什么,自己做主!想什么时候吃,自己安排!
省下的人力,该下地下地,该顾家顾家,该琢磨点小营生就琢磨点小营生!
咱们的日子,得往细了过,往长远了过了!”
“好——!”人群中爆发出更热烈、更由衷的赞同声!
这声“好”里,带着解脱,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
吴老汉嗓门最大,哈哈笑道:
“里正这话说到俺心窝子里了!早该这样了!以后俺家婆娘想给娃多吃口野菜糊糊,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自家粮食,自家灶头,自在!”
另一个汉子也接口:
“就是!省得我婆娘天天跟管饭的婶子念叨多给半勺稠的,怪不好意思的!”
妇人们更是喜形于色,七嘴八舌:
“这下好了,能给孩子单做点软和的了!”
“我一首存着的那点腌菜,总算能拿出来就饭吃了!”
“晚上想熬点稀的暖暖胃,也不用等大锅了!”
看着大家发自内心的赞同和轻松,余大石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最后补充道:
“当然,村里该有的规矩照旧!守望相助的情分不能丢!谁家真揭不开锅了,有难处了,吱一声,咱们余家村的老少爷们儿,该帮还得帮!
但平时过日子,咱们就各凭本事,把各自的小家经营好!
小家好了,咱们余家村这个大家,才能更好!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
“里正说得对!”
“放心,咱余家村的人,心齐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