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众人纷纷点头,看向陈末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郑重与期待。′k!a-n!s`h′u^c_h¢i,./c+o\m¢
毕竟,能让蔡邕这等文坛领袖亲自为之加冠取字,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蔡邕顿了顿,继续说道:
“陈令君,年少有为,智勇双全,屡献奇策,于国有功。”
“其名为‘末’,虽有终末之意,然老夫观之,此‘末’,亦可为革新之始,破旧立新之机。”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董卓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嘴咧得老大。
看看,看看!咱家看中的人,就是不一般!蔡伯喈这老家伙,还是有点眼光的嘛!
陈末则安静地听着,心中暗道,这蔡老头,还真能说。
“《周易·革卦》有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蔡邕的声音带着一丝激昂。
“意指君子去旧更新,其德如豹纹一般,光彩照人,日益鲜明。”
“老夫以为,陈令君,正当此‘豹变’之时,前途不可限量。”
“故此,老夫为其取表字——”
蔡邕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末,一字一句道:“文蔚!”
“文采炳焕,光耀夺目,是为文蔚!”
“希望陈令君,日后能如其字,成就一番大事业,为国尽忠,为民造福!”
话音落下,堂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好一个‘文蔚’!”
“蔡侍中高才!”
“陈令君,恭喜恭喜!”
陈末站起身,再次对蔡邕深深一揖。_卡¢卡,小/税¢网` `埂_鑫`嶵′全.
“学生陈末,谢过蔡师赐字!”
这一声“蔡师”,叫得蔡邕心花怒放。
“好!好孩子!”
他亲自为陈末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中满是期许。
董卓在一旁看得更是高兴,他觉得,陈末拜了蔡邕为师。
那以后陈末这小子,不就更得死心塌地为自己办事了?
妙啊!
待加冠礼成,众人重新入座。
董卓端起酒杯,对着陈末遥遥一敬,然后一饮而尽。
他放下酒杯,用那粗壮的手指抹了抹嘴角的酒渍。
目光在陈末和蔡邕之间转了转,突然嘿嘿一笑。
“伯喈啊,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呐!”
蔡邕闻言,心中一动,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哦?相国大人何出此言?”
董卓得意洋洋地说道:“文蔚如今己然加冠,有了表字,便是成人了。”
“咱家那孙女白儿,与文蔚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依咱家看,这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此言一出,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不少人的目光,都悄悄地瞥向了蔡邕。
谁不知道董相国想招陈末为孙女婿?
只是,这蔡侍中今日又是加冠又是赐字,还收了陈末为徒,这……莫不是也有其他想法?
陈末心中暗道,来了!
他就知道,董卓这夯货,肯定会借机发难。¢e~8¢z`w?.¢n.e~t^
蔡邕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他看了一眼陈末,又看向董卓,慢条斯理地说道:
“相国大人说的是。”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人之常情。”
“只是……”
董卓眉头一挑:“只是什么?”
他最烦别人说话说一半。
蔡邕抚了抚颌下长须,不紧不慢地道:
“只是白儿小姐乃金枝玉叶,文蔚亦是青年才俊,这等婚事,马虎不得。”
“诶!此事就不必劳蔡侍中操心了。”董卓得意地接口道:
“前几日,咱家府上来了一位天师,给白儿和文蔚合了八字。”
“那天师说了,他二人乃是天赐良缘!”
“只是,良辰吉日嘛,最好是在三月之后。”
“正好待朝廷迁都事宜妥当,再行大婚,方能福泽绵长,国泰民安!”
迁都?
陈末心中一动。
看来,此事己是板上钉钉了。
三月之后……
这倒是个不错的缓冲时间。
陈末立刻躬身道:“相国大人厚爱,小子感激不尽。”
“只是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