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 第91章 公瑾之谋

第91章 公瑾之谋

建安五年,秋意渐深,长江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却掩不住江夏城下那层薄薄的血色。/小·说*C-M-S^ .最.薪¨璋.結?埂?辛?筷+连续五场大败后,荆州水军的楼船在江面上稀疏了不少,像一群垂头丧气的水鸟,蜷缩在江夏城墙的阴影里。

江夏城头的箭楼里,蔡瑁正烦躁地踱步。他手里攥着一封刚送来的军报,信纸被汗水浸得发皱——上面写着,周瑜的江东水军虽未攻城,却在江面布下了三道防线,连一只水鸟都飞不出江夏水域。

“将军,”张允裹着伤臂走进来,他的左臂还缠着厚厚的布条,那是第五战中被流矢擦伤的痕迹,“粮仓只剩二十日的粮了,再不想办法,士兵们怕是要哗变。”

蔡瑁猛地停下脚步,望向江对面的江东水军营寨。那里帆樯如林,鼓声阵阵,分明是士气正盛的模样。他想起这五战的狼狈——火攻、夜袭、凿船、诱敌……周瑜的手段层出不穷,每一次都打在他的软肋上。

“哗变?”蔡瑁咬牙切齿,“周瑜那黄口小儿不过三万水军,凭什么这么嚣张!”他走到箭窗旁,望着江东水军营寨中央那艘最高的楼船,“‘破浪号’上的旗号还在,看来周瑜还在亲自坐镇。”

张允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忽然低声道:“将军发现没有?周瑜这几日总乘小船在咱们水域转悠,身边只带十几个亲兵,像是在查探什么。”

蔡瑁皱眉:“查探水文?他想干什么?”

此时的“破浪号”上,周瑜正铺开一张巨大的羊皮舆图。图上用朱砂仔细标注着江夏水域的每一处浅滩、暗礁和水流走向,那是他连日来亲自勘察的成果。

“公瑾,”太史慈走进来,手里提着一条刚从江里钓上来的鱼,“蔡瑁缩在城里像只乌龟,连咱们在城下骂阵都不敢应声。要不,咱们首接攻城吧?”

周瑜摇头,指尖点在舆图上的“月牙滩”:“攻城太费力气。江夏城墙高厚,刘琦又收拢了五千步卒守城,硬攻至少要损兵一万。咱们要的是水军,不是一座孤城。”

朱治捧着砚台上前,看着周瑜用狼毫在图上圈画:“将军这几日每日都去勘察水文,莫非是想……”

“水战的关键从不是兵力多寡。”周瑜打断他,目光落在图上的“漩涡湾”,那里水流湍急,水下暗礁密布,是荆州楼船的禁地,“蔡瑁的楼船大而笨,最怕的就是复杂水域。咱们要做的,是把他引出来,引到咱们熟悉的地方打。”

凌操拍着大腿:“可那老狐狸死活不出城啊!”

周瑜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将狼毫一搁:“他会出来的。`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他转向蒋钦,“去告诉丁奉,让他把那身跟我同款的银甲找出来,再学学我平日里的坐姿和挥令旗的模样。”

蒋钦一愣:“将军是想……”

“过几日,他要替我去‘查探水文’。”周瑜拿起一块干粮,慢悠悠地啃着,“蔡瑁不是想看我在忙什么吗?我就给他看点‘实在’的。”

江夏水域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江东水军不再挑战,荆州水军也紧闭寨门,只有江风带着水汽,日复一日地拍打两岸的礁石。

这几日,周瑜几乎每日都要乘一艘小船出营。他穿着轻便的皮甲,手里拿着一根长杆,杆头绑着铜铃——每到一处水域,就用长杆探探水深,再让亲兵记录下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有时他会蹲在船头,盯着水面的漩涡看半个时辰,仿佛那里面藏着破敌的密钥。

“将军,这里水流太急,再往前就是荆州水军的射程了。”亲兵劝道,手里的盾牌挡在周瑜身前。

周瑜却摇了摇头,指着水下一处隐约可见的黑影:“看到那块暗礁了吗?退潮时它会露出水面三尺,涨潮时则藏在水下丈许。蔡瑁的楼船吃水深,若被引到这里,定会触礁。”他让亲兵在舆图上做了个标记,“记下,此处水深三丈,水流东南向,每日午时流速最快。”

小船在江面上缓缓游弋,像一只悠闲的水鸟,却把江夏水域的每一处细节都刻进了舆图。消息传到蔡瑁耳中时,他正对着沙盘发呆。

“周瑜这是想干什么?”蔡瑁敲着沙盘边缘,“他真以为看几眼水文,就能破了我的城?”

张允凑近道:“依属下看,他是急了。咱们坚守不出,他的粮草也撑不了太久。他越是查探,越说明他想尽快攻城。”

蔡瑁点头,心里却莫名有些不安。他总觉得周瑜这几日的举动太过刻意,像在演一场戏。

与此同时,长沙城下的孙策也没闲着。他不再每日挑战,而是让韩当率五千精锐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