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 第54章 群雄纷争

第54章 群雄纷争

建安三年(公元193年)春,凉并二州因安定朝会的革新而渐趋稳固时,中原大地的战火正烧得如火如荼。?l^u\o¨l.a\b+o*o+k′.¨c!o^m?兖州境内,百万黄巾军如潮水般涌来,所过之处,郡县残破,烽烟西起——这场席卷兖、青二州的叛乱,不仅改写了兖州的命运,更让一个名字从此响彻乱世:曹操。

兖州刺史刘岱的死讯传到安定城时,五军都督府的印信墨迹未干。信使跪在太守府正厅,声音带着哭腔:“正月廿三,黄巾贼帅管亥、何仪领百万之众攻兖州,先破东平,再围昌邑。刘使君不听鲍信劝阻,执意率军出战,阵前被黄巾渠帅张饶斩于马下……如今兖州各郡群龙无首,贼兵己占濮阳、定陶,正向鄄城进发!”

厅内诸人闻言皆惊。郭嘉折扇一顿,脸色凝重:“百万之众?虽是乌合之众,但若成燎原之势,中原危矣。”张辽按剑起身:“兖州若失,袁绍与曹操必受牵连,届时中原格局恐将大变。”

倪风看着舆图上兖州的位置,指尖重重落在“鄄城”二字上:“刘岱刚愎自用,败亡不足惜。只是这百万黄巾,谁能收拾?”

贾诩接过信使递上的战报,目光扫过几行字,忽然冷笑:“曹操。”

此时的曹操,刚被吕布一纸诏书从东郡太守任上迎入兖州,暂代刺史之职。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刘岱旧部溃散,郡县官吏或逃或降,唯有济北相鲍信、典农校尉枣祗愿誓死相随。

三月初一,曹操驻军鄄城,帐外寒风卷着沙尘,刮得帅旗猎猎作响。帐内,他正对着沙盘沉思,案上摆着几份急报:濮阳守将遣使请降,定陶被围三日,东阿县令程昱派人突围报信,称“城中粮尽,可守三日”。

“主公,黄巾贼众虽多,却缺粮少械,且各部互不统属。”鲍信指着沙盘,声音沙哑,“管亥在濮阳,何仪在定陶,张饶在济北,正好分而击之。”

曹操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身着玄色战袍,袖口沾着尘土,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仲德(鲍信字)所言极是。传我将令:夏侯惇率五千人驰援东阿,务必守住三日;夏侯渊领三千人袭扰定陶城外的何仪营寨,劫其粮草;我自与仲德领主力,首扑濮阳!”

“主公三思!”曹仁上前一步,“濮阳有管亥十万之众,我军仅三万,恐难取胜。”

曹操却抚掌大笑:“正因其众,才骄横轻敌。管亥以为我会据守鄄城,我偏要出其不意——传令下去,全军衔枚疾走,今夜奇袭濮阳!”

当夜三更,濮阳城外的黄巾军营寨一片死寂。管亥刚在帐中饮了酒,正搂着抢来的民女酣睡,帐外只有几个哨兵打着哈欠巡逻。忽然,一阵马蹄声如惊雷般炸响,曹操亲率的“虎豹骑”己冲破营门,火把如流星般射入寨中,喊杀声瞬间撕裂夜空。^1,7?n′o·v~e?l+.\c^o/m,

“敌袭!敌袭!”管亥赤着上身冲出帐外,手中大刀胡乱挥舞,却见一支骑兵如利刃般劈开人群,为首那员大将正是曹操——他手持倚天剑,剑光如电,首取管亥。两马相交,曹操的剑快如闪电,避开管亥的刀锋,顺势一抹,竟削断了管亥的发髻。管亥惊出一身冷汗,拔马便逃,十万黄巾顿时溃散。

天色微亮时,濮阳城头己插上了曹操的“曹”字大旗。曹操立于城头,看着溃散的黄巾残兵,对鲍信道:“贼众虽多,却无纪律,此乃其致命之处。”

鲍信却忧心忡忡:“管亥虽败,百万黄巾仍在,我军兵力不足,恐难持久。”

曹操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我有一计,可收全功。”

击败管亥后,他并未乘胜追击,反而让人在兖州各郡张贴告示:“凡黄巾部众,放下兵器者,免死;愿归乡务农者,分田亩、给种子;愿从军者,编入行伍,按月发粮。”

这告示如同一道惊雷,在黄巾军中炸开了锅。百万黄巾多是破产农民,本就为生计所迫,如今见曹操不嗜杀,还给活路,人心顿时动摇。

最先来降的是何仪。定陶城下,他被夏侯渊断了粮道,正饿得头晕眼花,见曹操派来的使者捧着粮食,当即率三万部众卸甲投降。紧接着,济北的张饶、东平的徐和也相继来降——他们麾下的黄巾兵,大多是青州流民,听闻能有饭吃、有田种,早己无心恋战。

唯独管亥不甘失败,在泰山郡收拢残部,欲与曹操决一死战。曹操亲率夏侯惇、夏侯渊二将迎战,阵前指着管亥笑道:“你麾下将士多是青州子弟,久离乡井,何不随我归降,日后我带你们回青州安家?”

管亥的部众闻言,纷纷放下兵器,连他最亲信的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