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理想,特别是其粘温性能和抗磨性能,与真正的矿物润滑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于是,苏婉又开始尝试在这些精炼后的油脂中,少量添加一些能够改善其性能的“土法添加剂”。
例如,她发现,在润滑油中加入适量的超细石墨粉,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磨性能和高温下的润滑效果,因为石墨本身就是一种优良的固体润滑剂。
她还尝试在润滑脂中加入一些滑石粉或云母粉,以增加其稠度和承载能力。
甚至,她还从一些具有粘性的植物中提取了一些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尝试将其作为增粘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以改善其粘温性能。
这是一个充满了反复试验和无数次失败的漫长过程。
苏婉和她的助手们,每天都要与各种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学药品和油腻腻的油脂打交道。
她们的双手常常被油污和化学试剂腐蚀得发红发肿,但她们却毫无怨言,凭着一股为根据地军工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各种探索和尝试。
终于,在一九西二年八月初的一天,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艰苦攻关,苏婉的实验室里,终于诞生了第一桶真正意义上的“盘龙峪牌”土制润滑油!
这种土制润滑油,其主要成分是经过精炼和改性的植物油或再生废机油,并添加了石墨粉等土法抗磨剂和增粘剂。
虽然其颜色可能还不够清亮,气味也有些特殊,性能更是无法与后世那些琳琅满目的高档工业润滑油同日而语,但经过初步的测试,其粘度、润滑性、抗磨性和稳定性,都己经明显优于纯粹的动植物油脂和简单炼制的润滑脂,并且能够基本满足兵工厂现有大部分低速、低负荷机床的润滑需求了!
王大锤第一个将这种“盘龙峪牌”新润滑油试用在了几台因为缺乏润滑而磨损比较严重的机床上。
他惊喜地发现,加入了新润滑油后,这些机床的运转果然变得平稳了不少,刺耳的噪音减小了,主轴和导轨的发热现象也明显减轻了!
“苏副厂长,你这油,可真是及时雨啊!比咱们以前用的那些猪油、桐油强太多了!”王大锤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
“盘龙峪牌”土制润滑油的诞生,虽然看似只是解决了一个小小的后勤问题,但它对于保障兵工厂的正常生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它再次证明了,在根据地这片充满创造力的土地上,只要敢想敢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废物利用也能达到新的高度!
而苏婉,这位根据地兵工厂里唯一的女化学家,也用她的智慧和汗水,为机器的血液注入了红色的基因,为盘龙峪的军工事业,又立下了一件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