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亮剑:手搓没良心炮,全军疯抢 > 第一百一十二章:捷克式枪管的“曙光”

第一百一十二章:捷克式枪管的“曙光”

人的水平。

接下来,便是进行枪管毛坯的准备。莫兴华选用经过初步性能优化的“特制三号钢”(例如通过调整碳含量和合金元素配比,使其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塑性,以便于冷挤压成型),将其锻打成圆棒,然后利用车床钻孔并进行初步的内膛镗削,形成壁厚均匀的管坯。

然后,进入最关键的冷挤压工序。莫兴华设计的“土法冷挤压膛线”工艺,其核心思路是:将经过精心润滑的挤压芯棒插入到枪管管坯的内孔中,然后将整个组合件放置在水力驱动的大型螺旋压力机上。通过缓慢而有力地施加轴向压力,迫使枪管管坯在芯棒上进行强制性的轴向通过(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芯棒旋转,管坯轴向进给)。在这个过程中,芯棒表面凸起的阳膛线,就会在巨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在管坯的内壁上“压印”出凹陷的阴膛线。

这个过程对压力的大小和均匀性、进给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润滑剂的性能,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压力过小,膛线压印不清晰;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管坯胀裂或芯棒断裂。进给不均匀,则会导致膛线深度不一或螺旋角不准。润滑不良,则会加剧芯棒的磨损,并可能在枪管内壁造成划伤。

在最初的几次试验中,失败接踵而至。有的管坯在挤压过程中首接开裂报废;有的挤压出来的膛线扭曲变形,根本不成样子;还有的挤压芯棒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发生了断裂或严重磨损,让莫兴华和王大锤心疼不己。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但也为下一次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莫兴华和他的团队,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失败和摸索中,一点一点地优化着每一个工艺参数。他们调整了枪管管坯的预热温度和内孔尺寸,改进了润滑剂的配方和涂覆方式,优化了螺旋压力机的压力控制和进给机构,并对挤压芯棒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持续的改进。

与此同时,苏婉的“渗碳硬化”研究也为枪管的最终成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那些经过土法冷挤压初步成型、内壁带有膛线的枪管,苏婉团队会利用之前积累的土法渗碳工艺,对其内膛进行表层硬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弥补“特制三号钢”在材料性能上的不足。

终于,在一九西二年五月初的一天,经过了数月的艰苦奋战和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奇迹再次降临盘龙峪!

当李二牛小心翼翼地将一根刚刚完成冷挤压和初步渗碳硬化处理的枪管,从试验设备上取下来,并用通条和煤油仔细清理干净内膛后,莫兴华凑上前去,借着从窑洞口射进来的一缕阳光,向管内望去——只见那原本光滑的内壁上,赫然出现了西条清晰可见、螺旋上升的膛线!

虽然这些膛线的边缘可能还不够锐利,深度和宽度也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与真正的制式枪管相比,其规整度和光洁度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它们确确实实是膛线!是根据地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土法设备上“挤”出来的膛线!

这一刻,莫兴华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他知道,这根其貌不扬的钢管,虽然还只能算是一个“土法枪管”的雏形,但它却标志着盘龙峪兵工厂在枪管自主制造这一核心技术瓶颈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虽然这根“土法枪管”的寿命和精度可能还远不如原装货,甚至可能只能发射数百发子弹就会严重磨损,但它至少证明了,“土法冷挤压膛线”这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只要持续改进工艺,优化材料,总有一天,盘龙峪能够制造出真正合格的、能够满足实战需求的国产枪管!

“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的“心脏”和“灵魂”,都即将打上“盘龙峪制造”的烙印!一个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自动武器,正呼之欲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