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田进三面色阴沉。+二,8\看,书/徃^ \免.肺·岳+黩,
整个明田大队是一支混编部队。
有步兵中队、骑兵中队、炮兵中队和少量运输队。
全都加起来也不过1000多人。
拥有12挺重机枪,6支反坦克枪,4门九二式步兵炮,和12门81毫米迫击炮,以及大量掷弹筒。
其中的12门81毫米迫击炮,还是从其他部队临时调拨过来的。
反坦克枪必须要在数百米的距离内击中目标,才有可能对敌人的厚皮坦克造成杀伤。
步兵炮和迫击炮也只有在准确击中目标时,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如果是对付其他的中国军队,明田大队的装备堪称豪华。
但今天的对手是拥有二百多辆坦克、装甲车的苏家军。
这些武器可以说是完全不够看了。
即便如此,明田大队也没有任何援军。
他们的任务,就是只将敌人拖住至少24小时。
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想要拖住敌人,就只剩下拼命了。
明田进三合起地图,闭上眼睛。
这次是他的军人生涯中,最后的一战。
据前线观察哨报告,敌人己经离开了忻县,向着忻口方向前进。
距离忻口不过二三十公里。
以敌人的行进速度,最多还有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忻口。
而自己的部队,必须要先一步抵达,并占据有利地形,构筑防御工事,才有可能勉强拖住敌人。+s·o_u.k/a?n¢s/h~u¨.?c+o!m?
现在,自己的部队所在的位置,距离忻口还有七八公里。
照现在的速度,肯定是赶不上的。
明田进三命令部队分成两部分,舍弃步兵,让车队和骑兵先行一步,才能赶的上。
命令随即下达。
汽车和摩托车的引擎声轰然变大,伴随着密集的马蹄声,骑兵和汽车加速前进,与步兵拉开距离。
后面的步兵中队也被命令服用行军丸,跑步前进。
……
部队开出忻县北大门,苏阳在步兵战车里眯了一会儿。
道路崎岖不平,战车摇晃着,苏阳连续碰了几下脑袋,首到完全清醒过来。
苏家军的步兵全都搭乘在坦克和步兵战车上面,跟随着前方的军犬,整体行军速度还不慢。
苏阳在车里站起身,望着两边远处的山坡。
3年前那场大战的痕迹,依然隐约可见。
鬼子轰炸过的山体,裸露出一个个巨大的坑洞。
无数的英雄们血染沙场,给了鬼子以重创。
一首到几年后,还会有上山捡柴的人拾到些弹壳、断刀之类。
视线转向前方,极远处,两侧山脉逐渐汇合,在中间留下一个豁口。
那地形看上去就易守难攻,很适合打伏击。
苏家军的队伍前面有军犬前出200米侦查。
两侧山坡也有军犬远远的撒着开雷达。·墈~书\君′ +冕^沸′阅!渎¢
苏阳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山脉豁口。
小鬼子被打的屁滚尿流,可忻口那地方确实太适合打伏击了。
如果小鬼子们吃了熊心豹子胆,真的跑来跟他打埋伏,那前出200米的军犬,基本上也起不到什么侦察作用。
苏阳坐回车里,队伍前面的军犬继续前进,装甲部队原地待命,与军犬保持500米的距离跟进。
这个距离上,就算还在三八大盖的射程之内,基本上也很难打的准了。
也就只有火炮和重机枪还能发挥点作用。
现在己经不是37年鬼子刚刚南下那时候了。
鬼子打下了大半个中国,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的南部战场上,国军与鬼子基本上是战略相持阶段。
鬼子没有力量继续进攻,国军也没有力量进行大规模反击。
双方都是小打小闹,战斗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鬼子国内的经济快被拉爆了,装备数量和兵员素质大幅下降。
而在北方地区,被鬼子认为是“治安战”,留守在华北的鬼子,在装备和兵员上,还不如南方。
忻口这个地方,就算鬼子来打伏击,也玩不出什么花来。
毕竟,几百辆坦克和步兵战车,可不是吃干饭的。
苏阳静下心来,默默思考着,怎么跟八路通个消息,让他们派支部队跟上来接收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