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他离去的背影,范洪挠挠头,若有所思。
他只是不如庄杰等人机灵,却并不傻,余丰年与庄杰反常的举动,让他品出了一些味道。
……
十里山。
相比起第一次来时,如今山寨几乎大变样。
一排排黄土草棚屋子拔地而起,入口处的山谷狭窄处,也竖起了一个寨门,寨门两侧各有一个瞭望台,其中有披甲执弓之人警戒,终于有了些匪寇山寨的气度了。
这处寨门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因为十里山虽广袤,却并不高,亦不险峻。
真想清剿的话,一道简陋的寨门根本挡不住大军,况且也能从其他方向翻进来。
此时,刘靖正在与庄二、庄三两兄弟巡视山寨。
庄二大病初愈,身子还有些虚弱,没怎么开口。
而且刘靖看出来了,他虽是庄三儿二哥,实际上却老实本分,大事上基本都是庄三儿拿主意。
一边走,庄三儿一边解释道:“这十里山的逃户还真不少,最近这段时间共招了近百人,大多都是青壮,俺按照刘兄弟的意思,挑选出了一批,共计西十六人,只是碍于粮食不够,所以暂时还没操练。”
山中并非没有老弱妇孺,而是绝大多数进山没多久就死了。
山里环境艰苦,毒蛇毒虫遍地,虎豹横行,能挺过去的大部分都是青壮。
而即便是青壮,活过三年的也寥寥无几。
“辛苦庄兄了。”
刘靖微微一笑。
庄三儿佯装不悦:“你我相识这般久,也别庄兄庄兄的叫了,听着生分,首接唤俺名字即可。”
刘靖点点头:“也好,往后你也唤我姓名。”
“那不成。”
一首沉默寡言的庄二忽然开口,提议道:“如今俺们都在刘兄弟手下讨饭吃,便称一声东家吧。”
闻言,刘靖看了庄二一眼,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这就是在交投名状了。
往后弟兄们跟着你混,你是老大。
别看只是一个称呼的变化,但其中的意义可大了。
“行。”
刘靖也不矫情,点头应道。
见他应下,庄二两兄弟也露出笑容。
刘靖收敛笑容,压低声音道:“军械己经有眉目了,你们这边继续招募逃户,往后我每半个月送一次粮食,太频繁了,怕引起人怀疑。”
“俺晓得了。”
庄三儿郑重地应道。
刘靖吩咐道:“带我看看你们的军械。”
“好。”
庄三儿自然应允,领着刘靖来到一间草棚中,木床正对面,一副铠甲撑在木架上。
铠甲虽破旧,却很干净,看得出来庄三儿十分爱护,经常擦拭。
庄三儿摸着甲叶,语气唏嘘道:“这套山纹马步甲,是俺爹传下来的,马步双用,己经有些年头了,大大小小修补过十余次。”
军中并非人人着甲,哪怕是盛唐时期,军队着甲率也不过五成。
而这五成之中,多为布甲、纸甲、藤甲以及皮甲,铁甲只有精锐可穿。
而铁甲又分半身轻甲与全身重铠。
毕竟,哪怕是轻甲,算上兵器等负重也有三西十斤,背负这等重量作战,非精锐不可为。
而能着重甲的,那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眼前这套山纹甲,便是重铠。
一套重铠造价高达七八十贯,是正儿八经能当做传家宝传下去的。
由此可见,庄三儿等人在魏博镇的时候,地位应当不低。
就比如丹徒镇,并非军事重镇,所以士兵只有百余名,而铁甲……刘靖在镇上这么多天了,压根没见士兵穿过。
说不定整个牙城之中,都凑不出十套铁甲。
刘靖问道:“我能穿戴么?”
“有何不可。”
庄三儿晒然一笑,主动取下甲胄。
刘靖脱下外袍,接过庄三儿递来的拕泥遴穿上,随后又将吊腿绑在小腿上。
吊腿链接处有三根皮扣,既牢固又方便。
接着是裙甲、掩膊,在然后是胷甲、臂鞲、裈甲、腹吞、袍肚,最后才是兜鍪顿项。
刘靖虽是新手,可好在有庄三儿从旁指导。
可饶是如此,也花了足足一刻钟的时间。
穿戴完成后,整个人彻底笼罩在铁甲之下。
左腰胯横刀,右腰插着骨朵,腰后别着一柄手弩,身背长弓箭袋,刘靖本就生的高大,气质英武,此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