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的通告置之不理,甚至杀害了南王府派去的使者。
消息传回新金陵,朱桂正在新建的王府书房里,查看各地送来的资源勘探报告。?丸¨夲!鰰¢戦/ .蕞?歆-彰¢截^庚`鑫·筷_
“殿下,狼牙修国主,斩我使者,辱我王旗。”
前来禀报的,是铁牛。
他如今己被提拔为南王府禁军统领,负责情报与征伐。
朱桂连头都没抬,只是淡淡的说道:“给你三天时间准备。第西天日出之前,我要在地图上,再也看不到狼牙修这个名字。”
“是!”
铁牛躬身领命!
“记住,”朱桂补充道,“抓住的人,送到苏门答腊的新矿场去。我需要人,大量的人。”
“遵命!”
七天后,铁牛回来了。
狼牙修国,从南洋的版图上被彻底抹去。
……
这个消息,如同飓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南洋。
所有还在观望和迟疑的土著君主,无不胆寒。
他们终于明白,这位大明皇子的仁慈,只留给顺从者。
对于反抗者,他只有最冷酷的铁与血。
从此,再无人敢违逆南王府的意志。
朱桂以一种绝对的权威,君临这片广阔的海域。
南洋丰富的资源,开始被系统性地开发。
吕宋和苏门答腊的金矿,婆罗洲的铁矿,邦加岛的锡矿,无数的矿场被建立起来。
大片的雨林被砍伐,珍贵的柚木、檀香木被运往船坞,或是作为商品销往欧罗巴。
更重要的是食物。
南洋地区气候湿热,水网密布,是天然的粮仓。
这里的水稻一年可以种三季,产量极高。
再加上近乎取之不竭的渔业资源,足以养活数倍于现在的人口。
朱桂下令,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大规模开垦稻田,建立渔场。
他要将这里,打造成自己帝国的总粮仓。
有了充足的粮食,他通过系统召唤出来的那些人口,才能真正地繁衍生息,为他未来的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
而就在朱桂实现自己报复之际。
……
万里之外的大明京师,金陵城,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秦王朱樉,死了。
这位太祖皇帝的嫡次子,镇守西北的塞王,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的王府里,死得极其窝囊。
毒死他的,是三名王府里的老妇人。
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先是震惊,随即是难以言喻的悲痛。
可当锦衣卫将秦王在封地西安的种种恶行,详细呈报上来后,老皇帝的悲痛,就变成了滔天的愤怒和羞耻。
奏报里写得清清楚楚。
秦王朱樉,自就藩以来,暴虐无度。
他强征军民,为自己修建奢华的宫殿,累死了数千民夫。
他听信谗言,将王府里上百名宫女的双手冻坏,再活活饿死。
他派出手下,在民间大肆掳掠俊秀的幼童,阉割后送入府中当小太监,手段残忍,死者不计其数。
他宠信偏妃邓氏,将正妃,也就是开国功臣邓愈的女儿,王氏,囚禁在后宫,意图将其饿死。
若不是王氏偷偷在床下藏了点吃的,恐怕早己香消玉殒。
最让朱元璋无法容忍的是,锦衣卫在搜查秦王府时,发现他寝宫里的龙床,竟然僭越地使用了五爪龙的纹饰。
这是谋反的铁证!
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朱元璋看着奏报,气得浑身发抖。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嫡子,竟然会变成这样一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父子之情,在皇家的颜面和江山社稷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朱元璋没有为朱樉举行哀荣备至的国葬。
他只是下了一道旨意,赐其恶谥——“愍”。
愍者,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难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每一个字,都是对死者最严厉的斥责。
在给皇太孙朱允炆的信中,朱元璋更是毫不留情地写道:“秦王朱樉,自幼顽劣,及长,越发残暴不仁,德行败坏,如今自取其祸,死不足惜!汝当引以为戒,为君者,当以仁德为本,爱惜百姓,方能国祚绵长。”
一个藩王的死,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但在暗流汹涌的朝局之下,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秦王朱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