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奖惩的激励,生产在磕磕绊绊中维持着,但成员们脸上的焦虑却与日俱增。
就在人心浮动、工坊摇摇欲坠之际,老金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他带回的,不是样品,而是一份墨迹未干、盖着鲜红印章的契约文书!
“京城‘隆昌号’、‘瑞丰祥’、河间府‘通源商行’!”老金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激动,将契约郑重地放在林闲面前。
“三家联署!与咱们安平联合工坊签订三年包销契约!苇席、藤编器具、果脯蜜饯,三大类!每年最低保底收购量!价格比市面同类优品高三成!预付定金三成!契约期内,只要咱们东西符合‘安平造’标准,有多少,他们收多少!货款月结!”
老金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是九殿下府上的大管家亲自出面谈的!三家掌柜,给足了殿下面子!也……确实看中了咱们东西的品相和这‘标准化’、‘品牌’的新鲜劲儿!契约里写明,所有产品,必须打上‘安平工造’的标记!他们负责运销西方!”
轰!
消息如同惊雷,瞬间炸响了整个胡家沟!
胡大婶喜极而泣,紧紧攥着手里刚编好的苇席;孙瘸子激动得手舞足蹈,差点摔了手里的藤条;几个妇人,庆幸地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