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烟铁矿!
巨大的矿坑如同大地的丑陋疮疤,裸露着暗红色的矿脉,依稀有机械的锈迹斑斑。?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
高坡之上,几面刺眼的日军膏药旗无力地垂在旗杆上,偶尔被风吹拂,也只是病恹恹地晃动几下,仿佛是病入膏肓的招魂幡。
这里,是被严密守护的要害——日军的守备区指挥所、机声隆隆的铁矿厂、囤积如山的仓库。
围绕着核心,混凝土浇铸的炮楼像一座座冰冷丑陋的墓碑,黑洞洞的射击孔无声地俯瞰着矿区。
蛛网般纵横交错的深壕连接着如同毒蛇般蜿蜒匍匐的环形工事,密布的射孔森然排列,形成一片散发着死亡气息的钢铁堡垒。
老马带着队伍,一个晚上,急行军120里,终于来到了这里——鬼子在华北最大的铁矿,龙烟铁矿。
龙烟铁矿,是鬼子“以战养战”的重要组成部队。
这里出产的铁矿石沿着铁路日夜不断地运往天津、沈阳的兵工厂,甚至送到的日本本土,熔铸、锻打成枪炮和刺刀,再被用来屠杀中国人民。
事实上,龙烟铁矿本身就是一个残害中国人民的一个巨大的死亡集中营,这里囚禁和奴役着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
这些中国劳工中既有被俘的国军和八路军战士,也有被强征来的日本占领区的青壮。
高强度的劳作、塌方、瓦斯和有毒气体、无时不在的棍棒和刺刀,在矿坑的黑暗深处织就了一张巨大的死亡之网。
更可怕的是,日军将这些劳工当作消耗品一样的存在,对矿工们的伙食连猪狗吃的都不如,很快矿工都死于营养不良。
据老马所知道的历史,日军一共强征劳工约5万人在龙烟铁矿开采矿石,因虐役(疾病、过劳、暴力屠杀)导致大规模死亡,至日军投降时,幸存者比例极低。
矿区的肉丘坟不计其数,周边的万人坑中的白骨累累……
后世史书记载着的只有一个冰冷而无情的数字,但对于矿区角落一片新挖的巨大坑穴——“万人坑”,也只有寥寥数笔。
可是在这片沉默焦土上,无数鲜活的生命如同燃尽的油灯般接踵熄灭。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只是龙烟铁矿这座吃人巨兽嘴里不断咀嚼、又不断排出的血肉残渣。
“老马,这鬼子的龙烟铁矿可不好打。”赵一虎看着眼前的龙烟铁矿,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凝重之色。,求\书\帮? ^冕/废_岳~黩¢
周永胜神色凝重:“鬼子在这里经营多年,又看得极紧,当然不好打。”
老马放下望远镜,缓缓转过身,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对周永胜问道:“部队的整编方案做好了吗?”
“做是做好了。”周永胜沉吟了好一会儿,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不过,咱们刚扩编,就打这样的硬仗,我担心部队能不能掌控得住。而且,咱们一打这里,就相当于捅了一个马蜂窝,周围的日军只怕都得涌过来。不便要速战速决,而且要想好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按照他的经验,一般来说,部队整编之后都会进入一个磨合期。在这个期间,部队的战力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部队整编后,一般要经过一个时期的整备和训练,才能投入战斗。
老马当然知道这个,可是他没有别的选择——不管怎么艰难,付出多大的牺牲,也必须将龙烟铁矿这个吃人的魔窟整毁灭掉,将陷落在其中的矿工都解救出来。
“这是整编的方案。”周永胜想了想,还是将方案交给了老马,“原则上,就是补充战斗人员,将三中队的7、8、9连扩编为营,每个营500人;侦察连扩编为特务营,550人,警卫排扩编为加强连,250人;另外,炮兵营、重机枪营、辎重营和卫生队也相应进行调整和充实。这是连排以上人干部的名单,原则上是各连排班的干部都往上提一级,担任代理营长、连长和排长。如有表现突出或不称职者,随时进行调整。能者上,庸者下。”
老马看了看,对于人员的任命又做出了一个微调,最后拍了板:“就按方案调整执行吧。”
大战在即,稳定压倒一切。如果确有不胜任的,只能等战后再进行调整和充实。
说着,老马指向矿区的方向,语气带着肃然之意:“大家都看清楚了,这个龙烟铁矿就是一个吃人的地狱,有好几万人在这里被日军奴役、迫害和屠杀。其中有许多都是从咱们冀中抓来的战士和群众。这里的每一颗铁矿石都都沾着我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