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朝廷不也如此?对外同心协力,内部你争我斗。·狐?恋\雯/穴, .埂^辛.醉¨全′”公孙刺史无奈说道,“官场,皆是如此。”
李长安内心赞同,报以微笑。其实不仅官场,江湖也是一样。王李两家对外一同匡扶正义,但彼此间的纷争较量从未停过,只是以不得明说的形式藏在暗处。
“李公子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公孙刺史问道。
李长安思索片刻。天山一战之后,他再不入局,与世无争。他虽喜好清净、崇尚无为,但这并非意味他眼中容不下世间纷争。
“既生瑜,必生亮,谁能没有对立面?”李长安轻轻叹道,“纷争恼人,但不见得坏啊,防止一家独大,走向极端。世间万物相克相生,彼此相互制衡,也同为相互促进。”
听闻此言,公孙刺史啧啧称赞。多数人在世道上打滚儿,至死不得拨云见日;而眼前人年纪轻轻,竟已看透此等晦涩道理,可叹,可叹啊!
“李公子年少英才,旁人不及!”
见公孙刺史面露赞叹之色,李长安并不觉自喜,只是恬淡回应:“旁人不及反倒是旁人的幸福,糊涂一世没什么不好,清醒的人总是活得疲倦。¢咸`鱼/看¨书-罔? ·首+发_”
忽而此时,管家刘老敲了敲正厅的大门,吸引了他们二人的注意。
“刺史,京城有助。”
公孙刺史愣了片刻,朝外看了一眼,急切问道:“京城送来了什么?”
“物资。五车粮草,三车宝刀。”
公孙刺史二话不说,赶紧出去迎接府外的来者。
李长安内心觉得奇怪,金陵距永安路途遥远,纵使快马加鞭、连夜赶路也需七日才能到达。怎会如此之快?
永安背靠洛阳和锦州,粮草何必从金陵运来?金陵城兵库的宝刀归禁军所有,又岂是能随便借予他人的?
这批物资断然不是从金陵来的,当是京城的府衙从别处借来,并冠以京城的名义。*比′奇′中¨文-网, !更`辛^罪.快,
于是,李长安跟在公孙刺史身后,也出了府。
马路上八辆车,前五辆颇为陈旧,显然用于运输粮草;后三辆质地新颖,寄存在内的则是上好的宝刀。
几个运货人给公孙刺史行礼,邀请刺史大人见过货物。
李长安远远一看,宝刀大约三千余,薄刃闪着寒气逼人的银光,
想必是精铁打造。这些刀看上去质轻而锋利,可以说是佳品中的佳品,简直可与金陵李家元老级门客的佩剑相较量。
“你们当真是从金陵来的?”刺史不敢相信地一问。
“刺史,我们都是永安的脚夫,靠拉车运货攒些碎银。”
原来,这批物资是别人交给这些永安脚夫的。这批货物在永安城门口换了一次接手,这些永安脚夫并不知先前的运货者何许人也。
“他们只说这是金陵送来的物资,要我们务必送来给公孙刺史过目。”
李长安站在门口,微皱眉头:“他们何不自己进城,偏要换人接手?”
“他们什么也没说。不过,他们留了一封信。”一位百姓开口道。
公孙刺史接过淡黄色的信封,将折叠的牛皮信纸展开。
李长安走马观花扫了一眼,不过一些空洞的寒暄和社交性的恭维。他并没有如何在意,只觉得这批物资的来历有些神奇,似乎有人故意藏着掖着。
无关紧要,都是金陵城官场内部的交易。李长安心想。
余光飘过信的落款,只此一瞬,他内心一惊,瞳孔放大。
“西戎门”三字撞进李长安的视线,刺痛了他的双眼。
西戎门?怎会是西戎门的东西?
这么一说来,西戎门竟然还与朝廷有关联!
江湖和官场早已牵系关联,矛盾的焦点集中在金陵城内。这么多年了,这一点他竟然毫无察觉。
西戎门的事情,他终于有了新的线索。
第46章 行军总管
王贤灵气炼丹后的第五天终于可以动弹了。
这一天大早,甫暗的晨光刚刚落在刺史府。整个府上大家都没醒,王贤推开了李长安的房门。
自从得知西戎门的新线索后,李长安睡眠状态一直不佳。迷迷糊糊中听到推门声传来,他眼睛一睁,随即从床上坐起。
“你是没睡,还是已经醒了?”王贤问。
李长安不耐烦,心里讨厌王贤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