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回来。”
她张了张嘴,其他的也说不出来,只能用力地回握住他带着枪茧的大手。
“好……”陆辞左手摩挲着佛牌上的牌面,从不信鬼神的他,此刻为了让她安心,也安静的让她戴上。同时心里也欣喜了几分,他抢来的媳妇,终于心里也多了几分自己的位置。
于是,“解决姜书雅同志未来半年的口粮问题”成了陆辞临行前最重要的战备任务。
几天后,姜书雅看着堆在客厅角落,如同小山般壮观、清一色灰扑扑包装的单兵自热食品,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陆辞还在旁边认真介绍:
“这个是米饭套餐,口味有好几种。这个是面条,里面的能量饼干抗饿效果一流……”
姜书雅伸出手指,戳了戳那堆得比她腰还高的“军粮山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
“陆辞同志,你确定你是出差,不是去火星驻守一年?”
陆辞愣了一下,显然没理解她的点,还一本正经地解释:
“这是按照单人标准任务量准备的,怕你不够,我特意申请了1.5倍的量。营养均衡,能量充足,放心吃。”
姜书雅缓缓转过头,面无表情地盯着他,眼神里明晃晃地写着:你这是在养猪吗?
“……”陆辞被她看得有点发毛,摸了摸鼻子,“呃……以防万一嘛。”
他无视了姜书雅控诉的眼神,硬是拉着她,花了整整半小时,事无巨细地讲解每一种自热食品的操作步骤——如何拆包装,加多少毫升水(他甚至掏出了量杯!),发热包如何放置,等待时间精确到秒……
姜书雅听得昏昏欲睡,最后提炼出核心精髓:“懂了,打开,加水,等。五字真言,对吧?” 陆辞这才勉强满意地点点头。
后来她尝过,米饭尚能入口,面条也凑合,唯独那号称能量密度极高的巧克力味能量棒……口感黏腻诡异,姜书雅只咬了一口就坚定地把它划入了“永久黑名单”——那味道,实在像极了某种不可言说的排泄物。
陆辞出发后的日子,姜书雅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家属院“独居”生活。
清晨的号声依然会准时将她从梦中唤醒,但夜晚,终于彻底属于她自己了!
没有震耳欲聋的呼噜声,没有突然袭来的“腹肌教学”,只有宁静的黑暗和窗外偶尔的虫鸣。
她像一块干涸己久的海绵,贪婪地汲取着睡眠,黑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下去。
白天,她不再只是隔着铁丝网看操练,而是开始真正融入这个小小的军属社区。
院子里的嫂子们果然如陆辞所说,热情得不得了。
张家送了新蒸的馒头,李家端来了刚炖好的汤。午后树荫下,总能聚起一小群人。
只是,话题总绕不开孩子。这个说自家娃又长高了,那个抱怨小祖宗夜里太闹腾,还有几个肚子己经显怀的,交流着孕期心得。
姜书雅坐在小马扎上,怀里抱着一只蹭过来的三花猫,听着嫂子们热火朝天的育儿经,指尖无意识地挠着猫咪的下巴。猫咪舒服地发出呼噜声。
她看着婴儿车里咿咿呀呀的小宝宝,看着嫂子们脸上那种疲惫却又甘之如饴的神情,心里那个“想遛娃”的念头,像被春雨滋润过的野草,又开始悄无声息地疯长。
“唉,”她轻轻叹了口气,把脸埋在猫咪柔软温暖的皮毛里,声音闷闷的,带着点憧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要是我也有个娃溜就好了……”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那时的她,满心都是对拥有一个小生命的柔软想象,还太年轻,太天真。
她根本预料不到,不久的将来,她会被那个“梦想成真”的小魔头,溜得怀疑人生,筋疲力尽到只想回到此刻,抱着猫,安静地晒会儿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