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百姓看我,也是躲得躲,藏的藏。
我的苦,谁又晓得?”
高俅喝得酒话连篇,可这几句祖训,却说得分毫不错。
显然对此牢记于心。
李民对高厌恶。
不自禁地淡了几分。
而高俅兀自说道:“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好歹我还是太尉,老百姓就怕了。
可蔡京、童贯他们勾结在一起,我与他们压,与他们近了。
又怕官家猜疑。
而且官家现在进了宫,我也不能时刻跟在官家身边了,虽然不至于疏远,官家念情,依然是对我宠信有佳,可毕竟比不得梁师成他们天天守在官家身边的亲近。
我还要讨好那些太监!看他们脸色,我受这夹板气,以我如今的富贵。
若不是为了报官家的知遇之恩,我早就请辞了。
我敢说我高俅是大宋最忠的一个忠臣。
”
李民愕然:高俅还是一个忠臣?可李民一细想,高俅虽然传说贪赃枉法祸害人什么的,可无论是水。
还是一些正史,高却是没造过反。
金兵来时也没跑。
而且,即是是水浒中高俅被梁山好汉们捉住,高俅也没投降过,更没有改变过剿灭梁山的初衷。
反倒是原先是高手下的一些梁山好汉们,原先一个个对着高俅地抬举,满口感恩,誓死相报什么的,可一被抓住,立马投降了不说,还一个个的骂着提拔了他们的高俅。
从一点上来说,高俅确实要比某些梁山好汉,还要忠义了不少。
李民想得有些糊涂:怎么这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听他这几句话,倒成了忠臣了呢?难道我被高俅忽悠晕了?难道高俅装醉骗我?不能!我现在还能这么想,肯定我是没晕。
而他这副模样,若说演技也太厉害了吧。
即使影帝级的,那也差点吧。
而且,他这话,也都不难查,很好证明。
说赵的话,更是有点犯忌。
不可能是假话。
难道是我堕落了?跟着高俅呆得久了,一不小心滑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了?李民喝酒没醉,可被高俅这话熏得,却几乎晕了。
到不是李民这个大忽悠被高俅忽悠住了。
实在是高酒后吐真言,让李民听的有道理。
貌似高俅真的是身不由己一般。
可高俅这个奸臣,若是忠臣,那岂不是开了历史地笑话?那岂不是让一个个国家栋梁死得委屈。
恍惚间,李民隐约意识到:也许高俅真的不是一个奸臣,真是一个忠臣,可那却只是对赵一个人的忠臣,对民族和对老百姓,他依然还是一个奸臣。
历史上的奸臣,就是为皇上开脱的一种掩饰。
而高俅的身不由己,高俅地委屈,那就在于他是赵的一个工具,高的实力来源于赵,高俅祸害百姓力量来自赵,是赵的纵容和利用,造成了如今的高俅。
高最少有一半在替赵顶缸。
剩下的一半,那就是为虎作伥应该承担的结果。
只是对此结论,昨夜与赵谈得很愉快的李民,心中微微地有些不舒服。
同时也对自己寄期望于赵改变中国的历史,首次产生了疑惑。
而高俅哭了一个乱七八糟,也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兄弟,我听闻你有一宝贝金叶子,可延人生机,卖于了卢俊义。
你可卖于我一片。
我也出五十万,不!我出一百万贯。
你卖于我。
让我有个后。
我求你了。
”
说着高俅一出溜跪在了李民面前,李民很是没有准备。
卢俊义那是凑巧。
高这是要儿子,哪是那么好糊弄的。
就算说没有了。
以高的权势,也绝对能把卢俊义身上地那一片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