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搓不了太多国力,除非这场旱灾能席卷整个赵国。
还有太后赵姬这一关,难过啊。
赵姬此言一出,三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母后您的意思是?”嬴政的目光在赵姬与吕不韦的身上来回切换,他很了解自己的母亲。
这话不是赵姬会说出口的,那就只能是吕不韦的意思。
而且以赵姬的身份和地位,说出这句话无懈可击,合情合理。
赵姬带着他在邯郸时,要不是有吕不韦庇护不知道要被如何为难。
一部分赵人是怎么在背后评价母亲的,嬴政或多或少也听到过一些。
“看在本宫的面子上,相国可否拨粮挽救赵地百姓?”赵姬侧脸看着身旁的吕不韦,问。
“太后这,”蒙骜三人有些无语。
您现在是大秦太后,不趁虚而入己经是我们最大的让步了。
但您这胳膊肘怎么能往外拐呢?
大秦现在兵强粮足,所以他们仨才会有底气开战。
因为吕不韦一首没有对诸国用兵,反而把重心移到了巴、蜀二郡。
开矿冶铁,铸造兵甲,牧马耕种。
看上去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场大战在做准备。
打仗一个是拼将领士气,但最重要的是拼后勤。
纵然你有百万大军,后勤一旦供应不上被卡在一个地方那就要等死。
不顾一切的以战养战,都怕被卡住阵脚寸步难行。
“兵部的想法是沙场建功,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吕不韦说道:“但太后不忍故土百姓饱受饥饿,你我岂能回绝?”
“相国大人此言有理。”蒙骜三人拱手说道。
吕不韦站在了赵姬这边,他们还能说什么?
赵姬是太后,地位是这章台宫中最高的。
吕不韦大权在握,这俩人都点头了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就算不同意,也得在心里憋着。
“甘罗,下朝后拨粮六万石,让蒙武亲自带队运往赵国。”吕不韦对一旁沉默的甘罗说道。
甘罗听到这话也是一惊,六万石粮食,足够一万名士兵吃上两百多天。
但他知道师尊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等价交换,这六万石粮交换来的东西是什么呢?
这一点他很好奇。
“太后圣德,心怀苍生,臣下朝后就去办。”甘罗说道。
“对了,”吕不韦想起了一件事情,问蒙骜道:“老将军,你的那个孙子蒙恬今年也己经十三岁了吧?”
“回相国,老臣的孙儿蒙恬与大王同龄。”蒙骜说道,心中有些奇怪,如今孙子尚且年幼,突然问这事儿干什么。
“上阵父子兵,让他跟蒙武一同前往赵国。”吕不韦说道。
蒙骜脸色瞬间阴转晴。
他知道,自己的孙子蒙恬这是被吕不韦看中了。
运粮谁都能干,十三岁的男孩可是头一遭。
变相刷履历的同时,也代表了吕不韦的意思。
蒙恬以后有很大的概率接替儿子,成为下一任统领天禄卫的大将军。
天禄卫拱卫王都,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让蒙骜如何不喜。
“老臣遵命。”蒙骜喜道。
“嗯。”吕不韦目光停留在甘罗后方的一名紫衣秃顶老者身上,他的左手是由青铜机关打造。
此人来自公输家,名叫公输仇。
“公输仇,你们千机殿制造的东西进展如何了?”吕不韦问道。
“禀相国大人,老臣日夜赶至,破土三郎的雏形己经制造完毕。”公输仇走出文官的列队道。
现在大秦的朝政布局是兵部跟工部分开。
公输仇属于工部,由甘罗掌管。
兵部由蒙骜麃公王齮三人共同掌管。
至于礼部占卜天象,都在吕不韦一人身上。
他是天人合一境对天的感知极其敏锐,专业对口。
吕不韦瞧见公输仇布满血丝的双眼,也不好追的太紧,自己手底下的人又不是牛马,身体好才能干更多的事情。
“大王如今刚即位,不宜大兴兵戈。”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工部抓紧制造出破土三郎,修好咸阳与巴蜀二郡之间的那条路。”
吕不韦宣布了大秦未来几年的计划,还是搞国内建设。
造机关兽,修路,不打仗。
兵部的老将们听到这话,除了蒙骜外都有些沮丧。
小道消息害人不浅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