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现在才十三岁,接触这些事情还太早。
“一国之政一人难断,要学会劳逸结合知人善用。”吕不韦对嬴政说道。
“母后也是这个意思。”赵姬红唇勾勒起一个完美的弧度,娇艳欲滴的小脸上浮现出动人的笑容。
“母后和仲父的话孩儿记住了。”嬴政笑着说。
六人来到章台宫,群臣在宫门外等候着。
转魄与灭魂是赵姬的侍女兼保镖,在章台宫外等候,并没有跟他们进去。
嬴政端坐在大殿正上方的黑色王座上,赵姬坐在他右侧。
吕不韦负手站在二人身前,对一旁的赵高说:“宣诸位大人进宫。”
“是。”赵高低头走出章台宫。(这里就不用历史上秦嗨汉诺那些词了,读着有点出戏。)
不一会儿,文武官员从宫门内来到章台宫内。
他们列队两侧,朝拜新君。
“参见大王,太后。”
嬴政抬起手道:“诸位都是我大秦的肱骨之臣,都起来吧。”
“谢大王。”群臣起身,齐声拜谢道。
武将还是昨日那些老面孔,王齮,麃公,蒙骜等人。
他们三人都是老将,分别驻守在大秦各郡。
蒙骜驻守上郡,王齮驻守巴蜀两郡,麃公驻守在函谷关以西。
今天是新君即位的第一次朝会,他们都从各个地方赶了回来。
平常月份都是副将来参加朝会的,他们都是各自军中的主帅,这么来回跑有隐患。
王齮还好些,驻守上郡的蒙骜可不行。
上郡从吕不韦成为相国后,就是大秦的摇钱树。
那里有油田,能源这东西太重要了。
文臣那一队列是甘罗站在最前方,他因为修炼阴阳术导致身体停止发育,一首都是少年的模样。
嬴政端坐在王位上,心情有些激动。
任何事情第一次都有新鲜感,更何况是一国之主呢。
赵姬脸上挂着淡笑坐在一旁,她参加过几次朝会。
只是今天这次,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
她看着吕不韦的背影,满意的点点头。
心道,这样才对嘛,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比什么都重要。
“三位将军分别驻守边境,近日可有什么异状?”吕不韦看向下方的蒙骜三人。
他们都资历比自己老各自身经百战。
王齮曾经还在武安君白起麾下。
“相国大人,老臣听民间传言说您要攻赵?”王齮从队伍中站了出来,问道。
吕不韦反问道:“这话是从哪里听说的?”
“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中都在传此事。”王齮道。
麃公与蒙骜互换眼神,同时出列道:“如今我大秦在相国大人的治理下国力昌盛,赵国年逢大旱,正是出兵伐赵的大好时机。”
“老臣愿率一支骑兵,飞渡黄河。”麃公郎声道。
吕不韦揉了揉眉心,如今是国力昌盛但还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
赵国与韩魏燕三国毗邻,打赵国韩魏燕三国肯定不同意。
看似是灭赵的好时机,实则不然。
大规模调兵势必会让诸国警觉,一日之内灭不了赵国,他们就会迎来五国联军。
楚国说不定还会来偷家。
嬴政闻言也在思索,现在是不是发兵的最好时机。
昨夜上苍临尘,今天就传来赵国大旱的消息。
这两者一结合,似乎可行。
灭赵国先夺其城稳住阵脚,等五国联军来了那就继续打呗。
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灭掉赵国。
哪怕多出一点时间,魏韩联军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战场。
有风险,但也有机会。
想到这里,嬴政有些纠结。
他看着吕不韦的背影,想听听他会怎么解决此事。
但让嬴政意外的是,吕不韦没开口,他的母亲赵姬却说话了。
赵姬起身来到吕不韦身边,凤目俯视着下方的三人道:“本宫不懂国事,但知道为人者不能忘本。”
“如今赵国有难,本宫怎能坐视故土饿殍遍野?”
蒙骜、王齮、麃公三人听到赵姬这话都老脸一红。
太后赵姬是赵国人,他们只是没想到赵姬真的会帮赵国说话。
趁他病要他命,这在兵法上是难得的机会。
赵国的国力比韩国要强很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场旱灾只会让赵国的百姓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