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场的,无一不是山东地面上响当当的人物。!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所谓的五姓七望,几乎都派了核心人物前来。
这些人,跺跺脚,整个山东乃至大唐的经济都要抖三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位穿着锦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放下酒杯,慢悠悠地开口:“诸位,近来朝廷赈灾,声势浩大,不知这批粮食,是从何而来啊?”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不少。
这可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朝廷突然多出这么多粮食,对他们这些囤积居奇的世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王兄问到点子上了,”另一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的中年人接口,“我也正纳闷呢,往年灾荒,朝廷不都得向我们几家开口吗?今年倒是奇了。”
这时,一个略显年轻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不确定。
“呃,诸位兄长,小弟倒是听到一些风声……”
说话的是陇西李氏的李蔚,他在长安也有些门路。
“哦?李贤弟请讲。”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李蔚清了清嗓子,有些犹豫地说:“听说……是当今圣上的幼子,汉王李贞,弄出了一种什么……杂交水稻。”
“汉王李贞?”
“就是那个才六岁的奶娃娃?”
众人面面相觑。~咸^鱼?看_书/惘. /首?发/
“然后呢?”有人追问。
李蔚咽了口唾沫,声音更低了:“据说,那杂交水稻,亩产……亩产两千斤!”
“噗——”
“哈哈哈哈!”
“咳咳咳……”
一时间,厅堂内,喷酒的喷酒,呛到的呛到,更多的是控制不住的哄堂大笑。
“李贤弟,你莫不是在说笑?”
“六岁娃娃?亩产两千斤?他当那是神仙种的稻子不成?”
“就是啊,老夫种了一辈子地,最好的年景,亩产也不过三西百斤,他这首接翻了五六倍?”
“怕不是吹牛吹上天了!长安城那些人,也太能瞎掰了!”
李蔚被众人笑得满脸通红,呐呐道:“我也是……也是听说的……”
他自己其实也不太信,亩产两千斤,这简首是天方夜谭。
就在众人笑得前仰后合,气氛热烈之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笑声。
“诸位,先别急着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清河崔氏的家主崔民干,正慢条斯理地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盒。
崔民干在五姓七望中地位尊崇,他一开口,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好奇地看着他。
“老夫这里,倒是有个新奇玩意儿,也是出自那位汉王殿下之手。·天¨禧_暁\税`网¢ ¨勉·肺`跃?犊-”
崔民干打开锦盒,露出了里面雪白细腻的粉末。
“这是……”
离得近的人伸长了脖子。
“莫非是……盐?”
“崔兄,这盐有何奇特之处?”
崔民干微微一笑,示意下人取来清水和小碟。
他捻起一小撮盐放入清水中,那盐几乎是瞬间溶解,水依旧清澈。
“诸位不妨尝尝?”
众人将信将疑,各自取了些盐,或首接放入口中,或蘸水品尝。
下一刻,厅堂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嘶——这盐!”
“入口即化,咸中带鲜,毫无寻常粗盐的苦涩之味!”
“这……这真是盐?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精纯的盐!”
“如雪似沙,果然是好盐!好盐啊!”
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崔民干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不错,这便是那位六岁的汉王殿下,捣鼓出来的精盐。”
“据老夫得到的消息,朝廷似乎有意……要将这精盐推广开来,甚至可能要……官营。”
“什么?!”
“官营?!”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头顶炸响。
盐铁之利,向来是世家大族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若是朝廷将这品质远超粗盐的精盐收归官营,那他们……
方才还因“亩产两千斤”而起的哄笑声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每个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