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臣妾,平日里疏于管教,才让贞儿养成了这般无法无天的性子。?c¨h`a_n~g′k′s¢.+c~o/m_”
她声音里带着愧疚,“小小年纪,便敢如此顶撞陛下,戏弄朝臣,将来若是长大了,还不知会如何……”
“此言差矣。”李世民见不得皇后自责,连忙出言宽慰。
“这小子虽然皮了点,但脑子好使,而且,朕看他也不是那等心术不正之辈。”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这小子,不光是文采斐然,朕看他那身手,那力气,也不是寻常孩童可比。说不定,将来还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呢!”
提到李贞那诡异的力气,李世民自己都觉得有些纳闷。
长孙皇后听了这话,心中的疑惑更甚。
她秀眉微蹙,轻声道:“陛下,贞儿他,毕竟才六岁稚龄。”
“一个六岁的孩子,如何能有这般见识?这般文采?甚至……这般力气?”
“这……这着实是……”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皇后,也是一脸的茫然。
是啊,一个六岁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他自己也想不明白。
李世民亦感匪夷所思。
……
另一边。
长孙无忌激动的揣着那幅墨宝。
这玩意儿,可得给识货的人瞧瞧!
谁识货?
当朝书法大家,虞世南虞学士,还有他那位得意弟子,褚遂良褚中书!
这二位,那可是大唐书法界的泰山北斗,说一不二的人物。`卡^卡+晓-说-蛧· ~勉_费\岳′犊′
长孙无忌首奔虞世南府邸。
虞世南正与褚遂良品茗论道,探讨着前朝钟繇、王羲之的书法妙处。
“老师,这《宣示表》,当真是风骨凛然啊!”褚遂良手捧一本字帖拓本,赞不绝口。
虞世南捋着花白胡须,微微点头:“登善所言极是,钟太傅之楷,朴厚古雅,开一代新风。”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启禀学士,中书,长孙大人求见。”
“哦?辅机来了?”虞世南略感意外,“快请!”
长孙无忌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虞学士,褚中书,别来无恙啊!”
“辅机兄,稀客稀客!”虞世南起身相迎,“今日何事,让你这般神采奕奕?”
褚遂良也拱手道:“见过长孙大人。”
长孙无忌也不多废话,首接从袖中掏出那卷宣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在书案上。
“二位,请看此物!”
虞世南和褚遂良同时探过头去。
只一眼,两人的目光便再也挪不开了。
“这……这是何人手笔?!”褚遂良率先失声叫了出来,眼睛瞪得溜圆。!2!巴?看!书¨旺· \追·醉*芯*璋,結~
他的声音都带着颤,激动得有些哆嗦。
“好字!好字啊!”虞世南也是瞳孔骤缩,胡子都跟着抖了抖。
他先看的不是内容,而是那笔锋,那气韵!
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道法自然!
“这……这字体……”褚遂良喃喃自语,眼神迷离,“老夫……老夫似乎在梦中见过!不,是老夫毕生追寻,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境界啊!”
他猛地抬头,一把抓住长孙无忌的胳膊,急切地问道:“辅机兄!快说!此字帖究竟出自何方神圣之手?!莫非是哪位隐世高人?”
虞世南也紧紧盯着长孙无忌,目光灼灼。
长孙无忌看着两人失态的模样,心中那叫一个爽!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一笑:“呵呵,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莫非是陛下亲笔?”虞世南猜测道。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那是……哪位皇子?”褚遂良追问。
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更浓了,慢悠悠地吐出几个字:“此乃当今汉王,李贞所书。”
“汉王李贞?”
虞世南和褚遂良对视一眼,皆是一脸茫然。
汉王李贞是谁?
好像……是个孩子吧?
褚遂良眉头一皱:“辅机兄,莫不是在消遣我等?”
他指着那字:“如此笔力,如此风骨,岂是黄口小儿所能写出?这字里行间,分明藏着数十年的功力与沉淀!”
“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