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为得辽国支持称帝,答应割让燕云十六州,此举招致天下非议,他自己也深知是奇耻大辱,但为稳固帝位不得不忍耐。¨三*8·墈?书_枉~ +埂+辛·嶵!哙?
继任者石重贵虽想摆脱辽国控制,最终却失败,反被辽国灭亡。
田虎与石敬瑭不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敬瑭虽为儿皇帝,但仍知此举有损尊严;而田虎听闻金兀术承诺后,不仅毫无羞耻之心,反而颇为得意。
按常理,田虎连赵宋都无法击败,更难与柴氏大周抗衡,根本没有机会问鼎中原。
即便如此,他现有的领地不过五个军州。
与金国的协议并非献出幽州和太原三镇,而是甘愿为金国效劳,换得金国默认他统治中原。
以此论之,若石敬瑭是儿皇帝,田虎即便称帝,也难以企及儿皇帝的地位。
然而,田虎对此十分向往。
为何?
金国占了多少中原之地无关紧要,只要田虎有机会成为半个中原的主人,摆脱山寨首领的身份,这就足够了!
当田虎向麾下文武炫耀与金国的盟约时,大堂内起初一片寂静。
田虎手下的右丞相卞祥站出来说话,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首言道:“大王,这江山固然重要,但我们若与金国这样的外族结盟,恐怕不大妥当。”
此话一出,在场的文臣武将们纷纷思索。
有人赞同地点头附和,认为这种做法会招致天下非议,甚至可能像当年的儿皇帝石敬瑭一样,遗臭万年。
左丞相乔道清随后也表示担忧,他说:“大王,此事若传扬出去,不仅会令百姓痛斥,还会让我们失去民心,即便占据天下,也无法长久稳固。”
乔道清,即乔冽,精通幻术,是田虎极为倚重的国师。
他在《水浒传》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生擒雷横、凌振,还是与擅长道法的樊瑞、项充周旋,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
就连公孙胜与其斗法,也是旗鼓相当,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师尊罗真人,才将其制服。
可见,乔道清的实力不容小觑。
至于右丞相卞祥,虽名为丞相,实则是一名勇猛的大将。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善使大斧和长枪,曾在战斗中多次力敌强敌。
卞祥曾与史进交手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即便面对花荣和卢俊义的联手,依然能够坚持许久。
而另一名将领山士奇,则是能与林冲抗衡的猛将。
然而,在投降梁山后参与攻打淮西时,却因酆泰的突然袭击,未能抵挡住对方的攻势,最终落败。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酆泰的武艺远在山士奇之上。
卞祥改用长枪时,一击便将酆泰击杀于马下。
由此,有人评价称卞祥的勇猛远胜林冲,不逊于卢俊义。
卞祥与乔道清皆有能力且有气节。
尽管早年追随田虎,但在田虎欲与金人结盟、背叛中原之际,两人毅然站出来反对。
田虎听闻左右丞相均反对,脸色骤变:“二位丞相,此言何意?本王此举只为众人寻条生路,非为自己!若让柴天稳固根基,又岂容我与大晋存世?届时柴天挥师攻伐,我们岂不成了其刀下亡魂?本王此举实为保全诸位及将士性命,虽受辱蒙冤,亦在所不惜!”
田虎言辞冠冕堂皇,似为众人前程忍辱负重,实则仍为私欲驱使。
毕竟,田虎还有另一选择——归顺新朝。
如此,他麾下文武或可借此建立功业,获取官职。
然而,田虎本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
身为昔日反王,他的最好结果不过是被封爵圈禁,这与赵宋对五代十国君主的做法如出一辙。
自称一代豪杰的田虎,怎肯束手就擒?他要拼尽全力,即便向金人低头称臣,只要能掌控中原,他便全力以赴!
在《水浒传》中,梁山攻打河北时,田虎连连失利,也曾动过投靠金国的念头,群臣亦多有劝谏支持。′E~Z/小-税_徃* _芜′错\内.容!
但当时卞祥挺身而出,劝退降金官员,亲率军队迎战梁山,毫无畏惧地投入战斗。
卞祥之所以如此行事,全因他虽身为反王麾下大将,却始终胸怀忠义!
当年他追随田虎,实则因感赵宋朝廷昏庸无道,盼随明主匡扶社稷,救黎民于水火。
然而此刻,面对田虎毫无廉耻地提出的要求,卞祥彻底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