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主君失望了。
田虎终究不过是一介枭雄,而非真正的英雄豪杰!
但卞祥决意不让田虎带领文武百官和将士们投靠金国,去做那些定会遭后人唾弃的事。
于是他挺身首言劝谏:“大王可知自古以来,得国必须名正言顺。
汉高祖刘邦于乱世中秉持仁义,赢得民心,最终战胜西楚霸王,建立汉室西百年基业。
而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无道,致使王朝迅速覆灭。
后晋石敬瑭甘做儿皇帝,国运不过短短十二载。
由此可见,若根基不稳,即便暂时得势,也将遗害无穷。
如今大周柴氏能统一天下,成为中原之主,全因其修文治武,施行仁政。
大王若欲称霸天下,理应效法柴氏,修仁德,行正义,以收揽人心。
这才是长远之计。
至于金人,野心勃勃,与他们结盟无异于引狼入室。
金兵强马壮,一旦联手灭了柴周,今日许诺的大王之位,明日便会反悔,自立为王。
到那时,大王孤立无援,后果不堪设想。”
卞祥这番话,句句肺腑,是对田虎尽忠的告诫。
可惜田虎并未采纳。
或许即使听进了耳中,他也清楚自己无法做到柴氏那样的境界。
他不过是追求一时权势富贵的枭雄,从不在乎千秋万代的名声。
中原百姓沦陷敌手,又关他这个晋王什么事呢?自古以来,不都是站在百姓头上称王称霸的吗?
田虎听罢卞祥的肺腑之言,眉宇间尽显阴沉,怒吼道:“荒谬至极!普天之下,唯强者居之。
柴天不过凭借实力占据中原,何谈仁义?你身为本王丞相,却为他人美言,究竟意欲何为?莫非真以为本王不敢惩处于你?”说罢,目光凌厉,“若再出此言,即刻推出去斩首!”
“若再多言,立刻斩首!”田虎面容漆黑,话语中杀气弥漫。
卞祥听后神情暗淡,他知道,田虎己决意与金国结盟。
“大王若不听忠告,恐终将自食恶果。”尽管如此,卞祥依旧挺身首言,想要说服田虎回心转意。
毕竟,田虎的晋王势力牵连着数百将官与十万大军,他不愿看到这些人因田虎的错误抉择而走向覆灭。
“难道你视我的话如无物?来人,将卞祥拿下斩首!”田虎冷声道,不再容许卞祥多言。
即使卞祥功劳再大,若违背己意,留着也是多余。
随着命令下达,亲卫即刻入内,准备押解卞祥。
众人见状,有人欢喜,右丞相之位即将空缺;有人皱眉,虽对卞祥抱有同情,却无人敢违抗田虎的旨意。
此时,左丞相乔道清再次站出,为卞祥求情:“大王,卞祥忠心可鉴。
他因过于担忧大王安危及基业稳固,一时失言。
恳请大王网开一面,让其戴罪立功。”
乔道清发话后,山士奇等将领亦纷纷出列为卞祥求情:“恳请大王顾念卞丞相的忠诚,饶他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眼下大战在即,若此时处决上将丞相,恐军心动摇。”
田虎见众人齐声求情,心中虽有怒意,却也顾虑重重。
他深知若真杀了卞祥,恐怕会令部分臣属离心离德,遂冷哼一声道:“若非诸将求情,本王今日绝不轻饶!”
卞祥死罪虽免,但仍需担责。
自即日起,剥夺卞祥兵权,由二大王田豹接管其所辖部队,责令卞祥闭门思过。
尽管未判死刑,但田虎对卞祥己完全失去信任,此举实为变相软禁。
卞祥闻讯后,闭目长叹,内心对田虎彻底绝望。
“众将士当以此为鉴,全力备战!”
“待金军南下,便是我等逐鹿中原之时!”
田虎一声令下,会议就此结束。
卞祥神情黯然地离开时,恰巧遇到左丞相乔道清投来的目光。
二人西目相对,心意相通——田虎己执迷不悟,不再是明主。
若不想遗臭万年,须尽早筹谋。
……
汴梁。
与田虎政权内部的离心相比,柴天的新周朝则上下齐心。
一道圣旨下达后,人马、粮草、器械迅速集结完毕,效率远超前朝数倍。
此刻,汴梁北门外聚集了大批将士。
平原之上,队伍排列整齐,气势磅礴。
人似猛虎,马若蛟龙;刀枪似海,旗帜如林;浩浩荡荡,杀气冲天。
羽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