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的。在没有 发现岁差以前,人们不清楚太阳和月亮的运 动是不均匀的,所以那时采用的是手朔,朔 是不能真正反映合朔时刻的,要想解决这个 问题就要根据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考虑一 个定朔的办法来解决,而开皇历也没有这种 定朔法,所以不可能不引起刘焯等人的激烈 反对。
刘焯和刘孝孙据理力争,批评多切中要 害,表现了极大的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很高的 天文学素养。但是,事与愿违,刘孝孙却因 此被扣上非毁天历,率意迂怪的大帽子,刘 焯也被加上妄相扶证,惑乱时人的罪名。这 对于刘焯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也给他的 仕途蒙上了浓暗的阴影。虽然是这样,刘焯 能够和刘孝孙交往和共事,对于他在历算研 究方面的长进还是获益非浅的。
刘焯在参加第一次历法之争失败以 后,被调到门下省,以备皇帝顾问。随后不 久又被授予员外将军之职。后与诸儒于秘书 省考订儒家经典,并曾一度返回故乡,县令 韦之业请他做了功曹之职。
公元586年,刘焯复返京师,奉命与刘 炫等共同考定由洛阳运到长安的文字磨灭 的石经,以补正这些磨损的部分,可见刘焯 对儒家经典深有研究,而且在当时颇孚众 望。其后,在国子监与左仆射杨素、吏部尚 书牛弘、国于祭酒苏威(534——621)、国 子祭酒元善、博士萧该、何妥、太学博士房 晖远、崔崇德、晋王文学苏赜等群儒共论古 今经籍的滞义,前贤不能做出确切解释的, 每次入座后,都要论难蜂9起,刘焯以他的 精博,使众不能屈,杨素等人都不得不佩服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