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902章完结

第902章完结

隋文帝明令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实行 州县地方官荐举人才的办法,如曾命诸州每 年举送三人。\午·4·墈·书^ ?醉.辛′蟑+踕/更^歆¨快_到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 科,用考试方法来选取进士。进士科的设 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成立。科举制度在隋 朝还在形成的过程中,而到了唐朝,便进一 步地发展和完备起来了。

隋文帝即位后,曾两次命人修定刑律, 制正《开皇律》。唐律即根据隋律而来。

隋文帝继续颁布均田令,推行于全国各 地。隋朝经济的繁荣,均田制的施行是一个 重要的原因。

在继续实行均田的基础上,隋文帝对租 调力役也作了规定。租调力役的减轻,有利 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 发展;也有利于封建国家把豪强地主控制下 的农民争取过来,使之成为国家编户,增加 国家掌握的人口。

此外,隋文帝还实行“大索税阅”与“输 籍之法”,使政府掌握的纳税户口大为增 加。

随着户口的增加,耕地面积也随之扩 大,府库充实,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公元604年,杨广派人杀死隋文帝再杀 死哥哥杨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我`地,书¨城_ ′耕+欣.蕞`哙+历史上称 他为隋炀帝。

隋炀帝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实行残 暴统治。

二、两次历争的失败

刘焯出身于一个小官吏的家庭,他的父 亲刘洽曾为郡功曹(掌人事,与闻一郡的政 务),家境并不富裕。

刘焯天资聪敏,深沉好思。他青少年时 最好的朋友是刘炫。

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天资也很聪 敏,他们共同学 《诗经》于同郡的刘轨思, 受《左传》于广平(今河北鸡泽)的郭懋当, 问《周礼》于阜城(今河北阜城)的熊安生。

刘焯三处受业都未满期便辞别老师另 求新知。随后,他得知武强(今河北武强) 的刘智海家中有大量藏书,便与刘炫结伴就 读于刘智海家,闭门读书,虽衣食不继,仍

自得其乐。这十年苦读,使他成为饱学之 士,于是以儒学知名,为州博士(掌经学的 传授)。

约公元583年,冀州刺史赵煚聘刘焯为 冀州从事(刺史的僚属)。!y¢o,u,p\i+n^b.o+o^k?.?c~o,m/不久又举秀才(荐 举人员科目之一),到京都长安(今陕西西 安)与著作郎王邵同修国史,兼参议律历之 事。这时刘焯已经是年近 40。虽然官微位 卑,还是积极参加了这时的历法论争。这一 年,他献上了经苦心钻研和实测而得的、自 信能够会通古今、符允经传、稽于庶类、信 而有证的新历法。

公元584年,隋文帝决定颁用他的宠臣 张宾所献的开皇历,这大大出乎刘焯的意 料,他就和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刘孝孙一起 反对张宾的开皇历,指出开皇历不用岁差 法、定朔法等六条重大失误。

岁差就是回归年和恒星年每年之间的 差别。回归年就是由于地球绕日自转轴与公 转轴倾斜,使地球上日照的倾角发生周期性 的变化。从而发生季节变化,它的变化周期 可以用中午日影长度的变化度量。恒星年是 利用季节星象判断季节。回归年和恒星年每 年相差不到一分,叫做岁差。中国天文学产 生的初期,是利用星象判断季节的。但是由 于中国古时的度量系统是赤道式的,而且采 用二十八宿人宿度这种以赤经差计量的特 殊表达方式,致使古人不知存在差异,发现 岁差比较晚。

约 330年,东晋的虞喜 (281——356) 发现,依照《尧典》的记载,冬至时的昏中 星为昂星,而到了虞喜的时代,冬至昏中星 为壁9度。这就是说,从帝尧到东晋这段时 间内,冬至昏中星已从昂宿,经胃宿14度、 娄宿12度、奎宿16度、退行至壁宿9度, 合计退行 5l度。虞喜估计唐尧时代相距 2700年,由此可以求得约53年岁差一度。

虞喜发现岁差,在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显然,古历把节气与星 度相等同是不正确的,寒暑变化一周不等于 太阳在恒星间运行一周,也就是说周天与周 岁是不同的概念,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经过 一岁之后并未回到原处、还差1/53度 (赤 经差)。

张宾的开皇历,在虞喜发现岁差200多 年后仍然不用岁差法,显然是落后于天文学 发展水平的。

定朔法是和岁差联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