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了中国古代文献中所使用 的专门名词。”
1978年1月15日,一块约合半英亩的土地已正式转让。建筑物包括一 个主楼和两个侧翼,有回廊相通,造型简朴,是参照东亚的标准建筑物设计 的。
一所学院附设一个专业性的图书馆,是不乏先例的,例如丘吉尔学院就 有一个丘吉尔档案馆。以东亚科学史图书馆而论,其研究对象在大学任何一 个主要科系之外,既非东方人文学,又非西方科学史。虽然学院以往附设的 专业性图书馆因为使用效率低,也很少为人所知,终于纳入大学或科系图书 馆的体制中,但东亚科学史图书馆将成为研究和著述活动中心,它突出地增 加了学院建筑物的多样性,像磁石一样吸引来自亚洲的那些关心该地区现代 化的访问者;同时它又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项目的学府,这对于与它有联 系的学院,也增加了光彩。
剑桥大学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是世界上三个重要的中国科技史资料中心之 一,其他两个是北京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日本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它们各 有特点,彼此间亦可以取长补短。李约瑟在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 不朽著作之外,又创办这座东亚科学史图书馆,并为筹馆而到处奔波,以一 位年逾8旬的高龄老人来说,可谓用心良苦。到1983年,李约瑟已在剑桥大 学图书馆附近的赫谢尔路和西尔威斯特路转角处购置了一块地,出价10万英 镑,由英国人士捐出。图书馆蓝图已经绘制,剑桥市政局正在考虑是否批准 此项计划。建筑费用约为100万英镑,但募得款项只有40万英镑。其中,25 万英镑来自克劳齐基金会、可口可乐公司、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新加坡李氏基 金会。他自己的著作版权费等,则作为图书馆的一切日常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