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宏伟巨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
他所从事编著的业已出版并继续在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了 不起的宏伟巨著。~精?武?小¨税~旺? ?埂/薪+蕞¢全′首卷《总论》1954年刚一出版就赢得举世瞩目,一致赞赏。 全书原先拟出七卷,可能只想出七册,后来却打算出版20分册。李约瑟约了 许多学者分别专任各册的编写工作。这部巨著计划于2000年出齐。
这部巨著,首卷 《总论》一问世,如前所述立刻引起举世轰动,其博大 精深,实是功力艰巨的扛鼎之作。原书计序言38页,本文318页,参考文献 50页,索引20页,图版13页,插图36个,总439页。序言述记著书的起 因及其与中国学人的接触,如闻一多、华罗庚、郭沫若、侯外庐、陶行知、 林祖涵、冯友兰、王亚南、黄子卿、傅斯年、竺可桢、梁思成等,接触面极 广泛。在第二章“本书的计划”中,对汉字,汉字的罗马音符化,读法,学 习与记忆方法等等,一一予以叙说,接着记述汉字的起源,从《说文解字》 的六书,直到金石文、甲骨文字。第三章介绍主要参考文献的典籍名著,诸 子百家、文集、丛书、道藏、佛经,以及字典、辞源、辞海,乃至稗官小说, 笔记杂抄,几乎无所不包;并就书名及其内容与著者姓名、籍贯、履历以至 专长癖好,于并世学人又记其形貌特征……,都一一记入卡片。′丸^本*榊-戦, ?免?沸^越+犊′如果将这些 卡片分类归档,刊印出来就可以成为中国古今学术名著与名人的整套大辞典 了。第四章叙述中国的地貌、地史。人文地理与自然分省详情。第五、六章 述记中国历史,先讲商、周、战国下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先秦历史;然后述 记秦以后的天朝简史: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 金、元、明、清,一部完整的中国通史。最后第七章讲述中西文化交流的情 况,从中国文化的起源,讲到古代欧洲有关中国的传说,中西交通的史迹、 水航、陆运、丝绸之路,印度、天方与中国之交通,商业贸易与政治使节, 最后则为科学、工艺技术的交流,华化西渐,特别阐述指南针、车轮、火药、 纺织、造纸、印刷以至天文、舆图、水力、铸铁、计时等中国的发明创造, 从东而西,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既可以驳斥那种以为一切文明创自欧洲的论 点,又可以阐明中国文化科学与技术贡献于世人者之丰厚,列表详指,明证 翔实,得到国际学者共同赞许。\求.书\帮/ `罪*欣~蟑′截^埂_薪/筷\举世同风,竞相宣扬中国科技的光辉卓越之 成就。书后附录参考文献50页,本册所引用的题名书物人名索引20页,数 典有根,出语有据,成为当世名著。
第二卷以后的各卷分册,越出越精,更加壮丽恢宏,使人叹服。李约瑟 博士原是生化学家,于中国道教及其炼金炼丹之术颇有研究。70年代所印出 来的第五卷几本分册,更是举世无匹的名典,所以一书既出,竞相转译,中 国(包括台湾省)、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丹麦、德、法文版,乃 至非洲、拉丁美洲,都有译本出来,可谓举世风行,都称赞是一部珍贵的不 朽名著。李约瑟博士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80高龄,每日仍工 作10余小时,坚持不懈。要是不热爱中国、中国人民、中国科学,能够编写 出这么奇特优异的宏伟巨著吗?
中国人民十分珍视这位四十多年的挚友,在其80岁诞辰时,国务院副总 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副院长钱三强,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中国 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等,都发电致贺,科学院还委派杜石然、薄树人、曹 婉如三人去参加剑桥大学、冈维尔—基兹学院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所举行的祝 寿活动,并向他递交了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教授的特聘证书,中国 驻英大使柯华夫妇于11月29日设宴招待李博士夫妇,后又到剑桥赠送了寿 幛。
贺电表达了中国学术界的一致的心愿:“正是由于您的半生的辛勤劳动, 使得在第三世纪以前领先于世界的古老中国的科学和文明,又一次引起了世 界人民的友好关注。”“中国人民极其珍视并赞赏您数十年如一日献身于科 学研究、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事业的崇高精神,我们以有您这样一位治学严 谨、毅力坚强又富于正义感的科学家作为自己的老朋友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我们还十分高兴地看到您播下的科学、文化和友谊的种子已经在中国和全球 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您的卓越成就将永放光芒。”“希望您在自然科学 史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