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一见解为地质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郝屯也 因此被誉为“近代地质学之父”。
在地壳形成的问题上,郝屯强调地下热在岩石固化中的作用和火山活动 对地壳隆起的影响,他认为,原始的地球是由一个固体的核和包围着它的洋 水组成的,固体外壳包容着温度很高的熔融状态的岩浆,当地下能量聚集到 一定程度时,熔岩流就冲破地壳通过火山口而喷流出来,形成玄武岩的结晶 构造,因此火山口是地球内部的安全活门。在火山爆发的过程中,海底地壳 隆起,形成陆地和山脉,山脉上的岩石被风化成碎屑,碎屑又被冲入大海, 经过沉积作用和地下热的作用固化成岩石,一层层地覆盖在海底。这些成分 不同但彼此平行的岩层,经过地壳的再隆起变成倾斜状态,所以我们在地面 上常常看到包围着火山岩核心的倾斜的沉积地层。从这一观点出发,郝屯把 所有的沉积地层都看作是由以前陆地的碎屑形成的,认为从现在的地质构造 可以看见“旧世界的废墟”。但是从旧大陆到新沉积层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 间,这次不是《圣经》上所说的6000年前的一次洪水所能完成的。郝屯认为 地球的历史不能由人类的知识和观测的限度来衡量。由于人类到那时为止还 没有足够大的尺度来测定地球持续存在的时间,所以在现存的地质现象中“看 不到开始的痕迹和结束的前景”。郝屯的这些思想表明,他既承认地球有漫 长的历史,又承认在地壳演化中的火和水的共同作用。他是地质学中进化思 想的先驱,后来他的思想为莱伊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