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623章完结

第623章完结

倘使河渠自神山先向西行,然后南下,渠水便可绕过比较复杂的河谷地 形,大致沿着50米的等高线平稳地一路顺流向南。\3-疤-墈?书.网¢ \庚~芯^醉`全^中间局部台地地势稍高。 瓮山附近的标高,亦是+50米。而且汇集了山旁的泉水,水量增加,下段的 渠道,便可利用原有的河身。所以,兜了这么一个圈子,可以较有把握地保 证运粮河和大都给水工程所需的水量。

由于西山山坡相当陡,有好几处在短短的几里路之内,便向东下降30— 40米,郭守敬为此特地在60多里长的渠道东岸,修筑了一条土堤,一些由 此东流的小河都被阻断,以便引水入渠,而不沿原有的溪涧横流注向东的榆 水。这条堤堰,叫做白浮堰。

先前,整个金代,闸河水源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现在,从昌平白浮 引水辗转南来,这个长期存在的难题终于很好地解决了。郭守敬为此还曾作 过大面积的地形测量和长矩离的水平测量,而他在这方面也是很有经验。昌 平到大都的引水工程中,毫无疑问他是作了包括高度在内的全面地形测量, 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的。~比?奇*中′蚊·徃` ¢最_薪`璋¨节-耕,欣\哙¨不过,当时还缺乏长期降水量记录,也没 有什么依日照与气候而变的蒸发量材料,以及随土质而定的渗积量的研究, 与地形等因素有关的径流量计算这一类近代水文测验资料,所以难于得到流 速、流量与水位等方面的全部数据。郭守敬只能靠实地踏勘和丰富的经验, 作出判断。

这条河从神山到通州高丽庄,总长164.5里。全部工程,一共动员了兵 士、工匠及囚犯20 000余人,用了285万个工日,耗费钱钞152万锭及粮食 38700石。施工时间花了一年半。终于在至元30年 (1293年)秋天竣工。

下段50多里长的运粮河,它不象白浮村至大都西城前那一段平稳。其 实,河道在进城之前的坡度变化已较大,而从大都到通州,按现代所测的地 形,地面高度下降有20米左右,不利行船。为了便于通航和调节水流,从紫 竹院进大都城这一段起,郭守敬按地形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每隔若干里, 设置一道闸坝,闸坝上有放船进出的通道口,口的两端装有能上升下降的机 构,一启一闭,两相配合,调整中间部分的水位,便可放行船只。·墈!书^屋- ·最?芯,璋^踕~哽`薪-哙+从高丽庄 到大都城下文明门处,大致十里一闸,共设闸坝7处。城内及积水潭西和义 和门以上到紫竹院,又设闸坎三处,共有闸坝10处。有的地方设闸两座或三 座,连同增设,共有闸坝24座。施工期间,运粮河上建设水闸的地方,往往 掘出数十年前韩立所置闸门残留的砖木,闸坝地点的选择,前后不谋而合, 使工地上的员工都情不自禁地感叹佩服。

从东便门到通州,河上还修建了20座桥梁,便利来往的行人。出东便门 5里多,横跨河上的是大通桥,为南北交通要道。那附近有大通闸,就是原 来的藉东闸,俗称二闸。这个地方清流萦回,繁花茂树,景物宜人。明清两 代以来,成为北京居民泛舟游览的胜地之一。

至元30年(1293年)8月,工程全线完工。海运同河运两路粮船,顺利 地一直驶进大都城,云集在湖水浩瀚的积水潭。原先陆运的颠沛困顿,耗工 费财,从此可以避免了。那时候的积水潭,与今积水潭及什刹海相比,面积 还要大得多,一眼望去,“汪洋如海”,大都人习惯称它为海子。完成没多 久,忽必烈从上都回大都来,路过积水潭,只见湖中进进出出挤满南方来的 粮船,船尾紧挨着船头,这情景,使他心中有说不尽的欢喜,于是给这个运 河起名为“通惠河”,并赐给郭守敬12500缗钱钞,命郭守敬仍以太史令原 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之事。

通惠河开成后,不光漕运粮食大为省便,而且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有 益于人民生活。尽管忽必烈的目的只为了满足其财政所需,但客观上它对社 会经济与生产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通惠河的名称,从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由于其后数百年的人事沧桑,现在的通惠河只通到北京火车站东面的护城河 凸角上。其中填没的建国门附近明清古观象台前面的泡子河,即是古通惠的 一段残迹。

本来郭守敬还打算过,在海子南端的澄清闸东面,挖渠接通北坝河,并 在丽正门 (今天安门前面)西边设闸调节水位,使船只得在城墙四周宽广的 护城河内环绕往来。这个设想虽对发展大都水路交通很有利,但可能跟皇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