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野葛、狼毒、杏仁、水银、羊踯躅(落 叶小乔木,花有毒,俗称闹羊花、羊不食草)、半夏、附子(株高三四尺, 茎作四棱,叶如艾,花紫碧色,突叶小如桑椹状,墨色。¢1/3/x′i`a/o?s/h\u?o`..c?o!m*根形似乌头,附乌 头而生。入药,有毒)、莨菪(又名天仙子,有毒,种子、根、茎入药,古 方说可以治癫狂)、毒菌、毒肉等食物、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他所用的解 毒剂有甘草、大豆、鸡蛋、荠苠 (又名地参,根茎都似人参,根味甜,可入 药)等等,这些解毒剂有的是服用后起化学中和作用而解毒,有的是催吐药, 使病人将毒物立即吐出来,都有一定的疗效。葛洪还用灸人中穴、膻中穴(人 体胸腹间的横隔膜,也叫气海,在胸中两乳之间)的方法,抢救昏迷不醒人 事的病人,在没有灸艾等条件时,他主张用手指甲切鼻柱下,也就是掐人中 穴的方法,这种方法至今还在民间广泛运用。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一本简易的急救疗法手册,后世把他的医疗技 术高度概括为“简便验廉”四个字。他的这些医疗思想和技术方法,对中医 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明清时代发展起来的走方医生、铃医等学派, 受到葛洪的影响更深。!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
七、入罗浮山
葛洪写完了《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神仙传》、《玉函方》 和《肘后备急方》后,司马睿将葛洪辟为椽(副官佐贰吏)。因为他镇压农 民起义有功,封为关内侯。
晋成帝咸和(公元326—334年)初年,司徒王导有很大的势力。王导属 琅玡王氏,是北方氏族的代表人物。司马睿在洛阳时,就与王导“素相亲善”,
“契同友执”。后以王导为高级幕僚。他随司马睿到建邺(今江苏南京市), 建议司马睿从南来的士族中“收其贤人、君子,共同图事”,争取“侨姓士 族”的拥护。又建议拉拢江南士族。司马睿也得到“吴姓士族”的拥护。司 马睿称帝,王导功劳最大。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当时有“王与马,共 天下”之说。在司马睿登帝位,接受将吏朝拜之时,他让王导“升御床共坐”。 王导召葛洪补州主薄(州的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州事),又转为司徒 椽 (司徒的副官佐贰吏),又升迁为咨议参军(重要幕僚)。-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葛洪和干宝的关系非常要好。干宝是新蔡 (治所在今河南新蔡)人,字 令升,晋元帝时以佐著作郎领修国史,著《晋纪》二十卷,撰有《搜神记》 二十卷,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书中多讲述一些神仙鬼怪故事,杂以封 建迷信之说,但保存了许多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干宝向晋成帝推荐葛洪, 说葛洪“才堪国史”,晋成帝将葛洪选为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得失, 以备顾问,往往预闻要政),领大著作(负责编撰国史),这样重要的位置, 葛洪却推辞不就。
葛洪不愿到朝廷去做官的原因,是因为年老 (其实葛洪才四五十岁), 想继续炼丹来祈祷长寿。他写了《抱朴子内篇·金丹篇》。但是,因为种种 原因,他自己并没有条件亲自去进行炼丹实验。此时,他听说交阯 (治所在 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出产炼丹的材料,就向晋成帝要求去做勾漏 (在 今广西北流县)令。晋成帝因为葛洪的资格高,不让他到这样偏僻的地方去 做这个小小的县令。葛洪对晋成帝回答说:“我到那里去的原因不是要以此 为荣,而是因为那里可以炼丹。”晋成帝听了葛洪的回答,就答应了他。
葛洪带着他的子侄一起到勾漏上任。先是到了广州,当时的广州剌史是 邓岳。邓岳字伯山,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人。邓岳劝阻葛洪不要到勾 漏去,葛洪未听,从此就进入了罗浮山(位于今广东博罗县东江之滨)修行。
罗浮山又称作东樵山,和广东南海县的西樵山齐名,享有“南粤名山数 二樵”的盛誉。罗浮山跨博罗、增城、龙门三县,纵横250公里,地质构造 属于花岗岩穹窿山。罗浮原来是两座山,传说自古就有罗山,浮山是由东海 漂来的,倚在罗山的东北,由横贯的铁桥峰把两山联接起来。罗山主峰是飞 云顶,海拔1281米。浮山主峰称为上界三峰,三座山峰鼎足峭立,和飞云顶 并峙。从顶峰向下俯瞰,层岚积翠,云气往来,可以看见罗浮山脉的432个 大小峰峦,形态各异,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道教把这里称为“第七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