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白痴,由他的 外祖父杨骏辅政。皇后贾南风荒淫凶残,是个野心家,为了专权,她在公元 291年召都督荆州 (在今湖北、湖南一带)诸军事楚王司马玮入京,杀掉杨 骏。从此开始了以争夺最高统治权为中心的“八王之乱”。
葛洪的家中也是祸不单行,他13岁时,父亲葛悌去世了,家境开始贫穷 起来。但是,葛洪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他为了学习,白天到野外去砍伐 薪柴,然后到市场上交换一些纸笔,晚上回到家中读书学习,在逆境中发奋 图强。
葛洪在16岁时,开始读儒家的《孝经》和《论语》,他还发奋要把五经
(《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都精读下来。
葛洪虽然这样刻苦地学习,但是,要想凭借自己的才能走上做官从政之 路,却是十分困难的。原来,早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文帝曹丕就制定了“九 品中正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就是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 正”,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人,列为九等,以备选用。虽然“九品中正 制”开始时选用人才的原则是以人才优劣为标准,但是,到了曹魏后期,尤 其是到了西晋,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 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当 时有个叫段灼的人就曾对晋武帝说过,现在台阁(尚书台)选举,只是为了 塞人耳目。九品访人,只问中正官。所以位据上品的,不是公、侯的子孙, 就是当政者的子弟。在这种情况下,贫苦人家的优秀人才,怎么能够选得中 呢。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 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况。葛洪的家庭已走向衰落,虽然他有很多学问,但 是,他深知自己无法通过做官从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他立志为文 儒。他认为,他自己缺乏做官从政的才能,因此以不去做官作为荣耀,而是 把著书立说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开始时,他还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自 己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