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590章完结

第590章完结

在古埃及,农业生产与尼罗河泛滥有密切关系。~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 践,发现:每年当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候,过了两个月,尼 罗河水就开始泛滥。因此,古埃及人把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升起之日定为一年 之始。

公元前8—6世纪期间,在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群岛和小亚细亚的地 中海沿岸一带,一片海陆交错、山峦重叠的地方,形成了古希腊奴隶制的城 邦国家。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城邦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繁 荣,商业、手工业和航海事业都相当发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古希腊人还 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古代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很多领域内都取得 了卓越的成就。希腊人首先用数学的理论去考虑天文的问题,哥白尼继承了 他们的传统,并跨进了一大步,才窥破了宇宙的真象。

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法的思想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早在古希腊初期,毕达哥拉斯(前582—前500)及其学派从探讨物质世 界的本质这种自然哲学立场出发,创立了数原主义学说,即毕达哥拉斯主义。?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 毕达哥拉斯主义认为:万物皆数,数即万物。从这种数原主义的立场出发, 他们认为10是最完美的数,圆是最完美的形,而球则是最完美的体。根据这 种数学信仰,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大地、天体以及整个宇宙都是圆球的假 说;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天体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假说。

既然天体运动是圆周运动,那么整个宇宙必然有一个中心。在什么是宇 宙的中心这一问题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生了分歧。其中有些人提出了地球 环绕中心火球运动的假说,而另外一些人则提出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假 说。可见,在古希腊初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无论是最初的日心说,还 是最初的地心说,都只是从毕达哥拉斯主义出发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

到了古希腊的雅典时期,出现了毕达哥拉斯主义的一个杰出追随者亚里 士多德(前384—前322)。?幻.想-姬, \耕+薪,最_全*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最初的地 心说的基础上,综合当时天文学中的一些观测资料,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 地心学说,即亚里士多德的地心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地心体系认为:大地是 一个有限的球体,即地球;天体也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即天球。地球处在天 球的中心。天球本身又分为月球天层、太阳天层、金星天层、水星天层、火 星天层、木星天层、恒星天层、原动力天层等不同的同心天层。天层的七层 以内,每一层都居住着一个环绕地球运行的天体。第八层是不动的恒星天层; 第九天层是作为天体运动动力的原动力天层;如同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初所主 张的那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有被称为“对地天层”的第十天层。可见,亚 里士多德的地心体系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地心体系的继续和发展。所不同 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天球与地球的组成元素是不同的:地球是由水、火、 土、气等四种元素组成的;而天球则是由第五种元素,即地球上没有的神圣 元素“以太”组成。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描绘出了人类科学史上第一幅比较 完整的宇宙图景,即以“水晶球”概念著称的亚里士多德的地心体系。

亚里士多德以后,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在《几何 原本》中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演绎几何学体系,为天文观测和计算提供了有 力的数学工具。继欧几里德之后古希腊另一个数学家阿波罗尼(约前260— 前200)在研究圆锥曲线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本轮和均轮的学说。本轮和 均轮学说是一种用以解释天体运动的以圆周运动为基础的几何结构。此后, 阿波罗尼的这套几何结构为古希腊另一个天文学家希帕克 (约前160—前 120)所继承和发展。希帕克用一个固定的偏心圆轨道解释太阳的视运动,用 另一个移动的偏心圆轨道解释月球的运动,而行星的运动则以各自的本轮- 均轮系统来解释。这样,由阿波罗尼最先提出的本轮-均轮体系,就被希帕克 较好地用以解释了人类所观察到的天体的视运动现象。可见,到了古希腊后 期,地心体系的理论模式和几何结构,实际上已经建立起来。

公元前30年,古罗马取代了古希腊。进入古罗马时期之后,虽然古希腊 科学已开始衰落,但在古罗马初期,尚有一些科学家能对古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