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需要烧熔玻璃,每次只能筛选出极少量成品。这部分成品是绝对均匀、 没有纹影的玻璃。玻璃块中的纹影是看不见的,因为玻璃的表面粗糙,形状 不规则。伽莫夫的工作是研究出一种能观察到纹影的方法,以便用气锤将玻 璃的优质部分切割下来。他想出的主意是把玻璃块置于一个有点像金鱼缸的 大玻璃容器内,并在容器里注满一种折射率和所要测试的玻璃块完全相同的 液体。这样做以后,光线通过玻璃块与液体交界的地方时便不会产生折射, 因此,浮在水里的玻璃块是看不见的。这时纹影就显现出来了,接着用气锤 敲打玻璃块,便能击下一些明净无瑕的优秀玻璃块,可用来制作透镜。尽管 伽莫夫对量子力学比对切割玻璃更感兴趣,他还是满腔热情地做着这个工 作。
罗杰斯特文斯基教授还建议伽莫夫在光学所工作的同时,应该在成为正 式研究生之前开始着手准备今后几年内将要从事的研究课题,那就是物理光 学领域的研究,内容是使用教授在几年前发明的所谓钩法,去研究气体折射 率在吸收线邻域表现出的反常变化。这样,伽莫夫在物理研究所有了自己的 房间,里面堆满一排排十分灵敏的光学仪器。可是,他在光谱学方面的工作 情况却不太好。大部分光谱照片焦距没有对准,并且显影不足,后一个缺陷 是他照搬了书上给出的显影时间造成的。书上的显影时间要求室温达到摄氏 27度,然而由于燃料短缺,实验室的温度通常都低于摄氏13度。不用说, 任何一个好实验员都会考虑到这一点,他们懂得,在温度变化摄氏一度时, 大部分化学反应率会相应改变一倍。但是当时伽莫夫把这一点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