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电话再一次接通,接电话的人突然高声喊起来:“他们听 到了!布劳恩先生,他们听到了!”
布劳恩冷静地看了一下表,说:“迟了8分钟,真有意思!”
在场的官员们高兴万分,互相祝贺,纷纷上前与布劳恩紧紧地握手,表 达他们心中的无比高兴和深深的敬意。·薪.顽/夲~鰰¨栈+ ~庚^薪′蕞~全¢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在话筒中 向美国和世界宣布:“美国已经成功地将一颗科学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们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布劳恩对此成功也是感慨万分。美国终于进入了新时代,这些原本是几 年前就可以做到的。因为几年前当布劳恩提出要进行卫星发射实验时,一些 偏见和自满的美国官员不愿让这位外来的“二等公民”发射美国的第一个航 天器。布劳恩的这次成功给了这些人当头一棒,因为他们还在失败中徘徊。
发射成功使布劳恩小组和火箭基地成了欢乐的海洋。《时代》杂志的记 者们拼命在赶写一篇详尽的、以冯·布劳恩为封面图片的报道。白宫举行了 盛大的庆祝仪式,在这个仪式上,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布劳恩颁发了美国公民 服务奖。
在当时的美国,韦纳·冯·布劳恩博士成了民族英雄。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
七、阿波罗登月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航天时代来到了。在人们看来,这个新阶段是 在几个月内诞生的。苏联首先发射人造地球卫星,4个月后,美国作出反应, 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号”。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竞争在航天事业上表现得 尤其明显。
布劳恩因“探险者号”的成功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爱戴,政府和军界 也更支持他的航天研究,布劳恩的工作也因此更加忙碌。继“探险者一号” 上天,布劳恩小组又成功地将“探险者三号”和“探险者四号”送入了轨道。 这两颗卫星为研究高空辐射带和核爆辐射反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极大 的科学意义和军事意义。
1959年10月13日,陆军导弹局受命发射“探险者七号”卫星,这颗卫 星重41.5公斤,包含七项重大科学实验,是当时世界上最复杂、提供资料最 多的航天器,它是由新的、功率更大的“天后二号”火箭发射成功的。
1959年,布劳恩参与了名为“水星”计划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这时布 劳恩终于可以为他的“航天梦幻”而奋斗了。~x+i_a.o^s¢h¢u^o/c,m-s?.*n.e¢t′他和他的班子为这一计划制定 了一个计划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红石火箭把人送入弹道;第二阶段, 用丘比特火箭将人送入更长的弹道;第三阶段,用阿特拉斯洲际导弹将载人 航天舱送入轨道。实际上这一计划是载人航天飞行的初步试验计划,其基本 任务是把人送入轨道,试验他在空间活动能力,并使他安全地返回地面。
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把人送入太空;二 是首先登上月球。把人送入太空,用原有的火箭就可以完成,而登月,则需 要更大推力和更完美的火箭作运载工具。为此布劳恩又参加了研制更大推力 火箭的“土星计划”。
为了尽早实现宇宙飞行的梦,早在这两个计划进行前,布劳恩等人就做 了些有用而且必要的尝试。1958年底,他们用一枚丘比特火箭将一只鼠猴用 特制的密封舱送入太空,并把这只猴子的呼吸、心跳速率、心电图和体温等 资料用遥测发射器传回地球。这个特殊的密封舱在被回收之前落入大海,猴 子被淹死,但资料表明,在事故发生前,它的状况一直很好。
1959年5月,丘比特火箭第二次载着两只猴子起飞,回收取得了圆满的 成功,为人类早日进入太空提供了宝贵资料。布劳恩班子的能力和反复发射 卫星的成功记录也使布劳恩擢升为美国宇航局亨茨维中心的主任。
登上月球,乃至进入更深远的外层太空,需要达到更快的宇宙速度,至 少要达到逃逸速度,即每秒 11.2公里,为此布劳恩进行了大量试验。1958 年底,布劳恩尝试用“天后二号”发射“先驱者三号”小型太空探测器,这 次试验因为差3%没有达到逃逸速度,试验失败了。
1959年1月2日,从苏联传来消息,苏联人成功地超越逃逸速度,向月 球区域发射了第一个自动星际站“月球一号”。1471公斤的巨大有效载荷脱 离了地球引力,成为第一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