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224章 岐仁堂的利水方——两副药汤里的脾肾经

第224章 岐仁堂的利水方——两副药汤里的脾肾经

上,双手抱着膝盖直喘:"早上撒尿,那沫子浮在上面,冲都冲不掉。"他抬头时,眼白里布满红血丝,"我妈非让我去大医院,说要抽血化验,可我这单量......"

岐大夫搬过竹凳让他坐下,指尖按在他脚踝上,一按一个深坑,半天才慢慢弹起来。"《金匮要略》说'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您这是水没地方去,都积在腿里了。"他掀起小杨的眼皮,眼仁红得像熟透的樱桃,"是不是总熬夜?"

,!

小杨的喉结滚了滚:"双十一预热,每晚送件到十一点,回来还得打包到后半夜。前儿跟站长吵了架,气得摔了手机,转天这腿就肿起来了。"

"怒伤肝,肝木克脾土。"岐大夫从药柜里抽出个陶罐,里面的白花蛇舌草带着股清苦味,"您这火没处发,就往肾里钻。《医林改错》说'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之气不接',您这不仅气亏,血也瘀着。"他铺开药方,笔锋在"赤白芍各10g"处顿了顿,"赤芍活血,白芍柔肝,就像给您这拧巴的肝气松松劲。"

小杨盯着药方上的"生牡蛎"发愣:"这贝壳也能入药?"

"牡蛎壳硬得很,却能平肝潜阳。"岐大夫取过一块,在他手背上蹭了蹭,"您不是总头晕吗?这药就像给您脑子里的火气降降温。"他又抓了把穿山龙,根茎上的须子缠缠绕绕,"这玩意儿能钻山,入药就能钻开肾里的瘀堵,比您揉腰管用。"

小杨捏着药方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大夫,我妈给我寄了袋芡实,说煮粥喝,能一起吃不?"

"正好。"岐大夫笑着点头,"芡实配金樱子,就像给肾门加了两道栓。您每天抓两把,跟山药一块儿熬粥,比单吃药更养人。"他往药包里添了把川牛膝,"这牛膝能引药下行,您这腿肿得跟灌了铅似的,得让药力往脚底板走。"

小杨的电瓶车在巷口溅起水花时,王姐正拎着保温桶往岐仁堂赶。"岐大夫,我熬了锅赤豆汤,您尝尝?"她掀开桶盖,热气裹着红豆香漫出来,"社区李婶说赤豆利水,我想着您天天坐诊,湿气重。"

岐大夫接过碗,瓷勺碰着桶壁叮当作响:"赤豆入心,利水不伤阴,比薏米仁温和。"他舀了口汤,忽然瞥见小杨留在桌上的药方,"这小伙子的方子,您瞅着眼熟不?"

王姐凑过去看,见药方上"黄芪20g"的剂量比自己的多了一倍:"他这是咋了?"

"年轻人阳气足,可熬过头了。"岐大夫放下碗,指腹在药方上轻轻摩挲,"《伤寒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他这是烦劳过度,阳气外张,反而收不住水。"他起身从药柜取出个青瓷罐,"给他加五克山茱萸,酸能收涩,把外散的阳气拽回来。"

王姐看着青瓷罐里的山茱萸,红得像小灯笼:"这玩意儿,跟枸杞似的。"

"山茱萸是补肝血的,《神农本草经》说它'主心下邪气',能让肝血归巢。"岐大夫往药包里添了把,"您回去也跟他说,每天睡前用艾叶水泡脚,引火归元。"

小杨再来复诊时,腿肿消了大半,工装裤的裤脚不再沾着泥点。"昨儿送件到开发区,爬六楼都没喘。"他掏出手机,相册里存着尿盆的照片,"沫子少多了,跟啤酒沫似的,一会儿就散。"

岐大夫翻看他的舌苔照片,舌质红得褪了些,齿痕也浅了:"心火降下去了。"他在药方上划掉"生牡蛎",添上"女贞子10g","您这肝阴还虚着,女贞子能补肝肾之阴,比吃保健品实在。"

小杨挠挠头:"女贞子?是不是路边那种紫果子?"

"正是。"岐大夫笑着点头,"《本草纲目》说它'强腰膝,健步履',您天天骑车送件,正合适。"他往药包里塞了包炒熟的黑芝麻,"每天抓一把嚼着,补肝肾又润肠,省得您总便秘。"

三个月后,王姐和小杨在岐仁堂偶遇。王姐的蓝布衫洗得发白,领口不再沾汗渍;小杨的工装裤松松垮垮,脚踝上的皮肤恢复了原本的颜色。

"王干事,您这脸消肿了,看着年轻十岁!"小杨笑着打招呼。

王姐拍了拍腰间的药包:"还不是岐大夫的方子管用。"她转向岐大夫,"社区要搞中医义诊,您要不要来露两手?"

岐大夫正在调配新药,手里的秤杆颤巍巍:"义诊好啊,正好教大家认认芡实、黄芪。"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两包药材,"这是新晒的冬瓜皮和玉米须,您俩拿回去泡水喝,巩固巩固。"

王姐接过药材,忽然压低声音:"岐大夫,我听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