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的冬月,赤壁北岸的曹军水寨弥漫着一股焦躁的寒气。·3!0-1^b+o′o+k`..c!o-m*曹操捏着蔡中、蔡和送来的密信,指腹在"甘宁愿献粮降曹"七个字上反复摩挲。信纸边缘的火漆印歪歪扭扭,像是仓促间盖上去的。
"这信,是真的?"曹操抬头时,案上的铜炉正冒着青烟,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忽明忽暗。
荀攸凑近看了看:"字迹倒像是甘宁的,只是他刚在三江口杀了我军两员偏将,此刻来降,未免太蹊跷。"
帐外传来风雪声,夹杂着士兵操练的呼喝——那些北地来的士卒正踩着冻裂的船板练习划桨,不少人冻得手指发紫,连橹都握不稳。
"报——蒋干先生求见。"
曹操抬头时,蒋干已披着一身雪闯进来。他怀里揣着个酒葫芦,还带着几分醉意:"主公,上次群英会我没能说降周瑜,这次愿再往江东,定要探清甘宁是真降还是假降!"
曹操盯着他冻得通红的鼻尖:"子翼,周瑜诡计多端,你此去怕是"
"主公放心!"蒋干拍着胸脯,酒葫芦里的酒晃出几滴,"我这次乔装成渔夫,定不会被识破。若探不出实情,甘受军法!"
三日后的清晨,一辆装着渔获的板车停在江东水寨外。蒋干戴着斗笠,蓑衣上沾着冰碴,混在送鱼的农户里进了营。他眼角余光瞥见巡逻的吴兵甲胄鲜明,心里暗暗咋舌——江东的军备竟比许昌还齐整。
转过两座营帐,忽闻一阵爽朗的笑。蒋干躲在粮草堆后偷瞄,见周瑜正与个黑脸将军对饮,那将军腰间的虎头刀蒋干认得——正是甘宁。
"兴霸,你真打算降曹?"周瑜的声音带着酒意。
甘宁灌了口酒:"公瑾别瞒我了,黄盖挨了五十棍,现在还躺着呢。跟着你,迟早被打死!"
周瑜叹了口气:"若你真要走,我也不拦你。,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只是曹操多疑,你得找个有名望的人引荐才行。"
蒋干心头一跳,正想再听,却被巡逻的士兵喝问:"干什么的?"他连忙推着板车溜走,心里已打定主意——回去就举荐一个人,定能让甘宁的"降书"显得更真切。
回到曹营,蒋干气喘吁吁地禀报:"主公,甘宁是真降!但他说需一个名士引荐,才敢来投。"
"名士?"曹操皱眉,"我军中哪有江东熟络的名士?"
"有一人,定能胜任。"蒋干凑近道,"襄阳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此人与诸葛亮齐名,现正在我军帐下。他若肯去劝降甘宁,周瑜必不怀疑。"
曹操这才想起,庞统确因避战乱来投,只是此人相貌丑陋,他一直没放在心上。当下传令:"请庞士元来大帐。"
庞统进来时,曹操正对着水军图发愁。老谋士的粗布袍上沾着墨点,草鞋上还带着泥——他刚在寨外查看水情。
"士元可知,周瑜的水军为何厉害?"曹操指着图上的连环战船。
庞统嗤笑一声:"北兵不习水战,站在船上都发晕,怎能不败?"
"那该如何?"
"将战船用铁索连起来,铺上木板,如履平地。北兵便不会晕船了。"庞统的手指在图上一划,"只是需防东吴用火攻。"
曹操大笑:"士元多虑了!现在是西北风,他们若用火攻,只会烧到自己。"他话锋一转,"我听说你与周瑜有旧,可愿去江东,劝甘宁来降?"
庞统望着帐外的风雪,忽然笑道:"愿往。只是需主公赐我一封亲笔信,才显得郑重。"
三日后,庞统驾着一叶扁舟,往江东水寨而去。周瑜早在码头等候,见了庞统便拱手:"士元,可把你盼来了。_小_说·C!M¢S? ¢首?发?"
两人进帐后,屏退左右。庞统从袖中取出曹操的亲笔信,冷笑:"曹操果然中计,竟真信我会劝降甘宁。"
周瑜抚掌:"这连环计,还需士元再添把火。"
庞统点头:"我已探得曹军水寨的底细,那些战船都是临时拼凑的,木板薄,船底漏。若用铁索连起来,看似稳固,实则一烧就着。"他顿了顿,"我这就回去,劝曹操赶紧把船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