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
“星核?”沈砚之的佩刀半出鞘,“贞观年间,太史局确实记载过‘星核’,说它是时空锚点,能定星辰移位之序。微趣暁税 耕辛罪全”
苏半夏的羊脂玉佩突然发烫,在掌心烙出星轨的印记:第七颗星子的位置有个细小的凹痕,与青玉龙佩凸起的星点严丝合缝。原来双玉合璧的关键不在纹路吻合,而在星轨的凹凸嵌合,就像钥匙与锁孔。
“父亲的《星象考》里提过‘七星归位’。”她强压着记忆翻涌的眩晕,“说北斗第七星‘破军’移位时,需双玉嵌合星核,才能让星轨复位。否则……”
“否则时空紊乱,长安将重现十七年前的灾劫。”沈砚之接过话头,他在史馆见过记载,贞观十七年的那场瘟疫,正是因星轨错位而起,“李嵩想利用星核回溯时空,却不知强行复位只会引发更大的灾劫。”
残方上的丹砂突然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徽记的纹路流动,在砖地上画出太史局的地图。地图中心的观星台位置,用朱砂标着个“核”字,旁边注着小字:“以血为引,双玉启之”。
“他要用活人血献祭!”苏半夏的银镯缠上她的手腕,这是父亲留下的法器,能预警血光之灾,“三天后是破军星移位的日子,李嵩肯定会在观星台动手!”
沈砚之突然想起西域商队的尸体——每个死者的胸口都有个细小的针孔,当时以为是放血,此刻才明白是为了提取“太史局后人”的血。苏半夏的父亲能带着她逃出长安,想必也是因为身上流着太史局的血。
“令尊的《星象考》还在吗?”沈砚之的目光锐利如刀,“上面一定记载着阻止李嵩的方法。”
苏半夏的指尖抚过羊脂玉的星轨,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那卷书,此刻正在行囊里发烫。她猛地想起书末的插图:双鱼徽记的中心,不是实心的星核,而是个空心的圆环,旁边注着“时空非线,环环相扣”。
“我知道了!”她突然站起,双玉在她掌心嵌合成完整的徽记,“星核不是实体,是双玉共鸣产生的时空环!李嵩想找的根本不存在,他被父亲骗了!”
银镯的蜂鸣声突然转柔,像在呼应她的顿悟。双玉嵌合的刹那,残方上的丹砂液体倒流,在砖地上拼出“环中之道”四个篆字——这才是九转还魂丹的真正配方,不是起死回生的丹药,是“时空环中,生者守序,死者安息”的星象古训。
沈砚之的佩刀归鞘时,发出清越的声响:“李嵩以为掌控了过去,却不知真正的星轨,从不由某个人的执念决定。”
苏半夏将双玉贴身收好,羊脂玉的温润贴着心口,青玉龙佩的寒凉抵着脊梁,像父亲的两只手,护着她站在时空的环中。残方上的徽记在烛火中渐渐淡去,唯有那句“环环相扣”,在她脑海里愈发清晰。
三天后的破军移位之夜,观星台的李嵩果然没能等到星核。当他举刀要杀苏半夏取血时,双玉突然从她怀中飞出,嵌合成完整的双鱼徽记,在星空下织出巨大的时空环。环中浮现出所有被卷入此事的人:太史局的苏婉在观星,西域胡商在赶路,父亲在病榻上攥着玉佩……每个人的选择都像环上的节点,缺一不可。
李嵩在时空环中看到了真相:他苦苦追寻的回溯,只会让更多人卷入灾劫;而父亲用一生守护的,不是虚无的星核,是“环环相扣”的当下。癫狂的笑声卡在他喉咙里,最终化作一声长叹,被环中的星光吞噬。
苏半夏站在观星台边缘,银镯与双玉共鸣,发出清越的声响。她终于懂得父亲临终的话——“找到另一半”,不是找玉佩,是找明白“时空从不是直线,是无数选择织成的环”。就像此刻的她,站在环的节点上,既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守护着未来的秩序。
工部密室的烛火早已燃尽,残方被收进史馆,只在角落留下个淡淡的徽记印子。苏半夏的双玉贴身戴着,偶尔在月圆之夜共鸣,提醒她:所谓时空暗涌,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异象,是藏在每个选择里的重量,是环环相扣的人间烟火,是父亲用一生教会她的——活在当下,便是对过去最好的告慰,对未来最稳的奠基。
《紫烟星轨》
李夜白的战术手表蜂鸣声刺破密室的沉寂时,紫外线光束正扫过残方的空白处。荧光字迹像活过来的蛇,在泛黄的纸页上蜿蜒游走,组成完整的句子:"星核反噬,唯双玉可解。"最后一个字落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