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9章:威胁
不论什么情况,回赵郡看望一下母亲,不就弄清楚了。¢1\9·9\t/x?t,.·c·o,m^
况且,这么多时日,也没有见到母亲,总是要问问,朔风劲吹,母亲可曾温暖,可曾有银钱吃饱穿暖?
趁着朝邑县空闲时节,没有案牍在身,李史鱼跟县令说了一声,乘坐舟船顺流之下,从朝邑县沿黄河东去,在河阳弃舟登陆,一路向北,抵达赵郡平棘。
赵郡,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的赵县一带,这里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后来便成了赵郡,或者赵州。这里是全国赵氏的两个郡望之一,与李唐皇室的陇西成纪东西相望共同形成赵氏族源地。
李史鱼见到母亲,母亲大惊,“鱼儿,不年不节,为何返回桑梓?”
“专程看望母亲大人。”李史鱼笑道。
“胡说,准是有事瞒着老朽。”母亲不信。
“真的。孩儿很久没有回到桑梓,想念母亲了。”李史鱼有些羞涩。
“说吧,是不是被朝廷罢了官?”母亲也笑了,尽量保持镇定。
“没有。孩儿仍为朝廷效命,只不过职位更迭频繁,有时起有时落,总是飘忽不定。”李史鱼忙解释道,
“最初吏部授予孩儿秘书省正字郎,专门负责校订书籍文献。一年后,调任长安县担任县尉,负责皇城治安。再后来又升任御史台担任监察御史,专职监察朝廷郡县,审理冤假错案,孩儿还代替圣上去了一趟安西都护府,来去长达一年有余。再后来,短暂去河南府担任司法参军。现如今,先是去了莱阳,后是去了朝邑县。如同水中浮萍,起伏不定,升降都有,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故而从未提及。”
“哎!官场上的事情,母亲不知。o¤齐&盛?÷小~?说a网{?+ ·′免?*费÷3(阅3μ读_-?从你父亲和太父的情况来看,起起伏伏实属正常。母亲不想妄议什么,不懂装懂。但是,从官名来看,那个监察御史和司法参军应该官职高些。一个在西京,一个在东京,都属于朝廷京畿要地。而莱阳县和朝邑县就属于偏僻乡野之地,应该是贬官,对吧?”母亲面无表情地说道。
“母亲所言极是。”李史鱼附和道。
“前阵子,有个叫高尚的人,自称是燕赵寒士,跟你有一面之交。他跟老朽言及自己的身世,幼时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一心苦读圣贤书,屡考不中,四处求仕,碰壁遭拒。后来,求官到东平王门下,担任幽州都督府幕僚,深得东平王重用,现在已经成为范阳节度府掌书记,行军司马。要不,你到东平王的门下试试?”母亲劝慰道。
“那东平王嚣张跋扈,目无法纪,孩儿不愿跟随。”李史鱼直言不讳地说道。
“胡说,这些年,谁都说,东平王英勇善战,守卫边疆,礼贤下士,兴办学堂,泽被桑梓,体恤黎民,为燕赵百姓干了不少好事,怎么到了你的嘴里,竟然说他嚣张跋扈目无法纪?难道你跟朝廷里那个杨国忠混在一起了?”母亲勃然大怒。
“母亲息怒,孩儿没有。”李史鱼忙辩解道,“孩儿这次从监军御史贬为莱阳县丞就是杨国忠所为,再从莱阳县丞贬到朝邑县担任县尉也是杨国忠所为。原因仅仅是孩儿去了安西都护府,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安西军的不少将士,回来后为高仙芝将军说了几句公道话,他觉得孩儿故意抬高高将军的声望,盖过了他的风头,危及他的相位,故而怨恨迁怒孩儿,对我一再贬谪。”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跟着杨国忠这个大奸臣?自知他心胸狭隘,不如弃暗投明,回到燕赵大地,投身在安将军的门下,一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母亲劝说道。·x_x*n′y!d+..c^o\m¢
“母亲,有些事情,你深居简出,不很了解。杨国忠的确心胸狭隘,任人唯亲,但是,安禄山也一样。比如,这次,安禄山三番五次地劝说孩儿投身到幽州,不就是看中了孩儿的幽州籍贯和父辈好声名,这才百般拉拢。如果,孩儿没有这些,他还会拉拢孩儿吗?因此,孩儿认为,安禄山如此这般一定存在某些不便言说的目的。否则,他一个如此位高权重的大员,为何会屈尊来哀求我一个九品小吏?母亲大人,你不觉得这其中有猫腻吗?”李史鱼辩驳道。
“这么说,也有些道理。”母亲生了疑,嘟囔道,“我一个孤老婆子,平日里,少有人来关心。这不,前不久,竟然有一帮人自称来自东平王府,带着厚重的礼物来慰问看望我,说是,东平王广施恩惠,他们是代替东平王关心辖域内的孤寡老人。听了让人好生感动,没有人不说东平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