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79章

第79章

粮换咱们的兵器,转头就来打咱们!"他忽然撸起裤腿,露出道深可见骨的伤疤,伤疤周围的皮肤粗糙不堪,"这就是三年前,俺识破他们诡计,被狼头军砍的。"老人的声音哽咽,想起一同被砍伤的同乡兄弟。

酉时的大司农府,筹算沙盘上摆着两堆粟米模型,一堆金黄饱满,一堆掺杂着沙子。刘妧用算筹拨弄代表常平仓的木珠,算筹在沙盘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按《平准书》旧制,开仓则粮价稳,可若遇到豪商与外敌勾连..."巴图往"豪商垄断"区域注入能量,红光腾起时,钱满仓看见流民死亡率的竹简标签上,朱砂写着"百分之三十七",突然想起去年在南陵郡,那个抱着空粮袋饿死的孩童——那孩子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眼睛大大的,跟虎娃长得真像,泪水不自觉地涌上眼眶。

"这不是沙盘,是两万条人命。"霍去病拎起管家时,一枚匈奴狼首金币从其靴底滑落,金币上的狼头狰狞可怖,"用假粮票换流民去匈奴当'灾民进贡',你比漠北的沙狐还毒。"钱满仓的算盘突然崩裂,一颗算珠滚进"常平仓"区域,恰好堵住模拟粮荒的缺口,像极了他去年堵上御史台弹劾的那锭金子,算珠上还刻着"招财进宝"的字样。"我...我也是没办法!"他忽然喊起来,声音里带着绝望,"钱家祖训'囤积居奇,可保富贵',我爹临死前说,不这么做,钱家就得跟那些流民一样饿死!"泪水混合着灰尘从他脸上滑落,滴在沙盘上。

亥时的渭水河畔,冻土被火把照得通红,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灰的气息。王大锤蹲在新砌的粮窖前,用旱烟袋指点窑顶,烟袋锅上刻着"五谷丰登"的字样:"拱券要像老槐树疤,俺爹说,这叫'天圆地方',能聚地气。当年陈仓大旱,俺爷用这法子藏了十石粟米,救了全村老少。"张小七边记录边拨算筹,算出的力学弧度与老人用吊绳量出的分毫不差,算筹袋上还挂着个小巧的指南针;巴图将能量注入青砖时,王大锤忽然惊呼,指着砖上的纹路:"这纹路!跟俺给景帝修陵时的防风槽一模一样!俺爷当年就是陵工,他说砌窑跟修陵一样,得让器物'接地气,通天理'。"老人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修陵的岁月。

虎娃举着松明火把,火光照着父亲留下的砌窑吊轮,木头上还刻着"天汉三年造"的字样,刻痕里积着厚厚的灰尘。"公主你看!"少年用算筹在雪地上画粮仓,算筹在雪地里划出清晰的痕迹,"爷爷说窑底铺石灰,算学队说设防潮层,原来都是让粟米'喘气'!我娘临走前说,人要活得敞亮,粟米也要存得敞亮。"刘妧摸了摸他冻红的耳朵,系统热成像仪显示的温度曲线,与王大锤用体温捂热的土窑测温法,在屏幕上叠成温暖的橘色——那是生命的温度,屏幕上还跳动着实时温度数据。

子时三刻,马蹄声惊起寒鸦,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刘妧就着粮窖火光展开密旨,"算学常平仓法"的朱批落在虎娃画的粮票草图上——少年用算筹摆的防伪纹,此刻正被刻工凿在青铜票面上,票面上还刻着"均平"二字。朱买臣接过竹简时,兽皮地图上的匈奴粮道与算学队标记的"异常热源点"严丝合缝,墨迹里还掺着未燃尽的密约残页,隐约可见"粮换铁器,十月围城"的字样,残页边缘还留着烧焦的痕迹。"原来他们想趁天冷断我粮草,"霍去病捏紧拳头,护腕上的谷穗饰件被捏得咯咯作响,"但咱们的算学粮仓,能撑到春草发芽。"

卯时的开仓仪式上,第一把粟米顺着算学滑槽滚入粮窖,发出沙沙的轻响,惊飞了檐下避寒的麻雀,麻雀扑棱棱地飞向远方。王大锤往窑门嵌青铜牌,牌面刻着"天算仓廪,周流不息",字体用的是他熟悉的秦隶,却在笔画间藏着算筹符号,牌面还镶嵌着细小的宝石。老人忽然哼起祖传的夯歌,声音苍老却有力:"仓廪实,天下安,九尺窑深纳万石;算筹转,民心暖,一升一合量江山..."这调子与粮票打印机的齿轮声应和,虎娃跟着哼起来,声音清亮如渭水冰裂,惊得钱满仓抬起头——他忽然发现,这少年的眼睛里,有他曾经丢失的光,那是对未来的希望。

钱满仓被押在粮仓角落,他的《粮商密则》已换成《农政全书》,书页间的假印信正被用来引燃煮粥的柴火,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李寡妇往粥锅里撒棉絮时,忽然指着河面惊呼,手指在空气中颤抖:"冰裂了!"只见渭水冰层下,算学队新置的"粮道天眼"随波起伏,青铜浮标上的算筹纹路与王大锤砌窑时的吊绳轨迹,在晨光中织成密实的防护网,浮标上还刻着算学队的队徽。"那是俺们的眼睛,"虎娃骄傲地说,小胸脯挺得高高的,"能看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