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我家红星也准备考大学。¢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许大茂笑眯眯地走近,“太好了。”
“大茂,找个日子,咱们院里放场电影庆祝一下。”
李建设直接提议,虽然不便摆酒,但热闹不能少。
他考上了大学,全院的人都该高兴。
“行啊,就定在国庆节吧!”许大茂虽觉麻烦,却满心欢喜。
“就这么定了。
我得赶紧去学校,回头再聊。”
李建设带着秦京茹离开,两人骑着自行车出了院子。
途中换了一辆车,他对过去的物件有着特别的感情。
“姐夫,晚上回来吗?”
秦京茹骑着新车,车上装满了行李,引来不少目光。
“当然回来,不远,才十二公里。”
以他的速度,很快就能返回,不过天天往返实在吃力。
到了学校后,他会组建勤工俭学社总部,合理安排课程。
“嗯。”
秦京茹不再多问,回来就好。
李建设提前规划了路线,带着秦京茹走捷径,省了不少时间,即便中午稍作停留,到学校门口时也刚九点。
望着北大的校门,他想起了一个人,同样是因小时候常吃粗粮而成就非凡的传奇人物。
就像《合伙人》中的“成东青”,虽然后来转做其他事业,但早已功成名就。
他期待能投资这个出身寒门的学生,吸纳进勤工俭学社。
还有一位因小时候吃红薯吃得太多而出类拔萃的人物——大强子,虽然没上北大,但也将在未来加入勤工俭学社。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所以他让关响多吃粗粮,这正是深沉的父爱。
“姐夫,能进学校了吧?”
秦京茹轻声提醒,已经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有人开始议论了。
“哦,走吧。”
李建设回过神来,示意出发。
入学当天,李建设跟随人群找到文学系报到处,门口有人举着牌子。
接下来是安排宿舍和班级,一切手续畅通无阻,甚至还有补助可领,越是贫困领取金额越高。
“姐夫,等等我!”
秦京茹肩扛大包裹,一手拎着水桶紧随其后。
“稍等,我走得慢些。*0.0~暁?税+徃` ~蕞¨辛·彰`截′埂·芯.筷¨”
李建设手拿凉席,正忙着找路,早已疲惫不堪。
兜了一圈,终于抵达宿舍楼,不必奢望什么优质条件。
来到二楼走廊,对照门牌号找到宿舍。
推开门,发现这里是个八人间,四张上下铺,中间放一张桌子,还带窗户。
看来他是最后一个到的。
“你是李建设吧?我们宿舍就缺你了。”一位身材魁梧的同学迎上前。
宿舍共八人,李建设是唯一来自京城的,其余七人已提前几天入住。
“抱歉,来晚了。”李建设进入宿舍,看到靠窗的下铺空着,急忙说道:“我睡上铺吧,平时不住宿舍,只是占个床位。”
“太好了,我正想住下铺呢。”戴眼镜、操着四川口音的男生兴奋地将上铺物品移下。
“姐夫,我帮你铺床。”
秦京茹的话让宿舍里的人都愣住了,刚才他们还以为她是李建设的妹妹。
“哦,这是我的小姨子。
我妻子怀孕了,所以今天没跟着来。”
李建设坦然介绍道,他无意在校内另觅伴侣,尽管大学里不乏地下恋情。
“什么?你已经结婚了?”
众人惊讶不已,完全没察觉,这让他直接到达了他们的理想状态。
秦京茹抢着说:“我姐夫有两个儿子了,我姐姐现在怀第三胎呢。”
“李建设,真厉害,有了孩子再来上学,逍遥自在。”
“嫂子真开明,还支持你继续读书。”
几位室友羡慕至极,心想这就是京城人的风格,果然与众不同。
“没事。”
很快,秦京茹麻利地铺好床,更让这些男生羡慕不已,他们都是独自前来。
宿舍男生众多,秦京茹不便久留,李建设便送她至校门口。
“京茹,路上慢些,想买啥别省着。”
他递给她十元钱,大姑娘了,花销自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