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这些了,海棠,我要带关响去买书,一起去新华书店看看吧?”
何雨水是大姐头,傻哥特意嘱咐她照顾好关响。
“好呀!”
于海棠摸了摸关响的小脸,又跟秦京茹打了招呼,便一起去了书店。
逛了一个小时出来,除了于海棠,其他三人都买了书。
她忍不住问:“关响,你也有零花钱?”
“这是我爸给的。”
关响手里捧着两本新出版的小人书,脸上写满自豪。
秦京茹补充道:“他存了不少,我也有些零花钱。”
“你们真让人羡慕!”
于海棠只有从母亲那里艰难争取来的一毛钱,已经算是奢侈了。
接着大家又去王府井大街闲逛,虽然不花一分钱,也能玩得开心。
到了中午吃面的时候,于海棠突然惊呼:“李哥哥也要上高一?这怎么可能!
,!
我八岁时在菜市场门口见到他,就已经是大人模样了,这么多年过去,我还考高中,他也要考高中?
关响,你爸是不是快三十岁啦!”
“海棠姐姐,我爸爸就是要去上高中,他还想考大学呢!”
关响骄傲地挺起胸膛,等开学了,他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全班同学。·顽_夲_鰰`戦^ ¢庚`新/最!全,
秦京茹也附和:“我姐夫特别厉害,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事儿真是……太难以置信了。”
于海棠愣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别人家三十岁的大男人不是都忙着挣钱养家吗?这家伙怎么还能去读书?
---
这天,李建设前往前门街道,他要提前为学弈报名,孩子到了该读小学的年纪。
他家中有两个儿子正在上小学,一个儿子在上幼儿园,再加上即将在九月入园的小红星,家里已经有四个孩子了。
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加上他自己,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确实难以支撑这么多人的生活。
“学弈,以后要好好念书,像你李叔叔一样考上大学。”陈雪茹对自己的丈夫充满信心,虽然不敢奢望北大,但矿业大学总该不成问题。
“好的妈妈。”学弈比同龄的孩子晚入学大半年,但因营养良好,身体发育得很好,比一年级其他同学高出半头。
李建设也陪着办理了入学手续,本地户口的学生早就被预录取,开学时报名不过是形式上的步骤。
但对于外地户口的家庭,只能等到开学时碰运气,因为每年新增两千万以上的新生儿,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学位变得极为紧张,京城所有小学都处于满员状态。
因此,早点报名能让人更安心。
离开学校后,一家三口一起去逛街,陈雪茹不仅给自己丈夫买礼物,还为妹妹和两个孩子挑了东西。
“建设,什么时候把关响接过来?他也算是我的儿子,现在不亲近一下,将来可能都不认我了。”
陈雪茹再次提起这件事,学弈已经这么大了,她并不担心与秦淮茹摊牌的问题。
“咳咳……再看看吧!明年,等我考上大学再一起庆祝,今年还处于灾后重建期,就不提这事了。”
李建设还想再拖延一段时间,维持自己一心一意的形象。
“那就定在明年,可别忘了啊!回家后让丁妈带学弈出去玩。”
陈雪茹使了个眼色,这是暗示给生活费的时间又到了。
“这……行啊!”
想到自己刚初中毕业,勉强算个高中生,却有着不屈的精神和年轻的优势。
---
很快一周过去,丁秋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若是在外地,可能还要再等一周才能收到,很多考生每天都会跑到邮局询问,生怕通知书被错拿或丢失。
没了它,上学也派不上用场。
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就能去办户口迁移手续,带到学校落户,从此成为正式职工,即使放寒暑假,同样能领补贴。
毕业后包分配,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不是当技术员就是做干部,或者担任其他重要职务,一生衣食无忧,住房也由单位分配,岂不美哉?
考大学确实是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能迅速改变命运。
一人升学,全家受益,乡邻也会沾光。
然而这一天,李建设答应给的礼物没有实现,他被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