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惜春,你们可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林承祖赶忙上前,躬身行礼:“姐姐,一路尚好,勿要挂心。父亲母亲听闻姐姐诞下外甥,欢喜非常,特命我二人前来探望,还备下诸多礼物,以表心意。”说罢,示意下人将礼物呈上来,皆是姑苏的珍奇异宝、精致绸缎,还有专为婴孩准备的温润玉佩,寓意着孩子平安顺遂。贾惜春亦盈盈下拜,轻声道:“姐姐万安,瞧这小外甥生得如此可爱,真是令人欢喜。”
黛玉看着眼前的亲人,心中满是温暖,说道:“难得父亲母亲记挂,你们能来,我便安心了。”说着,又唤人抱来孩子,让林承祖与贾惜春相看。林承祖轻轻接过襁褓,看着那婴孩,笑道:“这孩子眉眼间颇有姐姐当年的神韵,日后定非凡人。”他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小手,眼中满是慈爱,仿若看到了姐姐儿时的模样。贾惜春在旁附和:“正是呢,瞧这小模样,长大了不知要迷倒多少姑娘。”众人闻言,皆是一笑。
随后,林承祖与宝玉交谈起来,林承祖说道:“姐夫,如今姐姐诞下麟儿,贾府添丁,实乃幸事。往后还望姐夫多多教导外甥,使其成为栋梁之材。”宝玉点头称是:“那是自然,我定当竭尽全力。只是往后还需仰仗岳父岳母及贤弟、弟妹多多关照。”林承祖微笑道:“姐夫客气了,皆是一家人,理应相互扶持。”贾惜春则与黛玉说起了姑苏家中的趣事,逗得黛玉不时露出笑容,暂时忘却了生产后的疲惫。
黛玉产子一月之后,贾府为孩子办满月宴。那一日,贾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园中各处挂满了红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宾客们纷纷前来道贺,一时间,贾府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
宴会上,众人围坐一堂,纷纷夸赞着孩子的可爱与不凡。贾母坐在主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众人道:“今日我这重孙满月,真是贾府的一大喜事。愿这孩子日后平安顺遂,光宗耀祖。”众人皆附和称是。
这边薛姨妈笑着说道:“瞧这孩子的模样,将来定是有大出息的,说不定能像宝兄弟这般才情出众,再为贾府添几分荣耀。这眉眼,透着股机灵劲儿,往后读书识字,必定是一点就通。”
邢夫人也跟着说道:“是啊,这贾府如今是愈发兴旺了,有了这孩子,往后更是热闹。只盼着他能快快长大,也好为贾府分担些责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吉祥如意的贺词。
且说黛玉自晓自己身子遭此重创,日后恐难再为宝玉绵延子嗣,心下便如坠重铅,忧思百结。她素性心思缜密,于这贾府之中,岂会不知子嗣一事干系重大,又念及宝玉往后之福祉,实难释怀。思忖良久,终是遣雪雁去唤袭人、晴雯与紫鹃前来。
彼时,暮色渐浓,残阳如血,透过窗棂,洒下几缕昏黄幽光,恰映在四人面庞之上。黛玉半倚于榻,面色惨白若纸,然眼神之中,却透着几分毅然决然。袭人、晴雯与紫鹃依次款步入内,见黛玉如此形容,皆面露关切之色。
黛玉微微欠身,轻声说道:“你们且都坐下,今日唤你们前来,实有要事相商。”三人依言就座,目光尽皆落在黛玉身上。黛玉稍作停顿,眼中已然泪光盈盈,缓缓叹道:“我这身子,自己心中明镜也似,往后怕是再难替宝玉续添子嗣了。宝玉他……往后总需有人周全照应才是。”
袭人闻听此言,心中已然明了几分,忙接口道:“姑娘何出此言,您身子定会慢慢调养过来的。”晴雯虽未言语,却神色黯然,暗自垂泪。紫鹃更是紧紧握住黛玉之手,泣道:“姑娘,您可千万别再说这些丧气话了。”
黛玉轻轻摇头,握住紫鹃之手,又将目光移向袭人、晴雯,说道:“我心意已决。我欲劝你们,日后能嫁与宝玉。宝玉心地纯善,只是生性憨直,身边着实须得有贴心之人照料。你们若能伴其左右,我也可稍感宽慰。”
三人闻此,俱是一惊。袭人面露难色,嗫嚅道:“姑娘,此事非同小可,且不说老爷、太太那边作何定夺,便是我……我也从未存过这般念头。”晴雯素性直爽,急道:“姑娘,您这又是何苦来!我虽一心伺候宝玉,可从未想过与他有此等名分。”
紫鹃亦是泪流满面,说道:“姑娘,我此生只愿侍奉您一人,哪有旁的心思。”
黛玉见状,不禁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恳切之色,说道:“我深知你们对我的心意,可我实是放心不下宝玉。咱们相处多年,情同姐妹,如今我只求你们应下此事,也算是了却我一桩心事。日后,宝玉身边有你们相伴,我即便去了,也能瞑目。”言罢,泪水潸然落下。
三人见黛玉情真意切至此,心中亦是百感交集。晴雯咬了咬嘴唇,率先说道:“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