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员外郎傅彦,素性端谨、才识干练。其考绩校勋,严谨周详,未尝有失。边陲战事吃紧、粮草短缺之际,卿所提良策,晓谕乡绅、筹措粟帛,终令大军克敌制胜,保我疆域安稳。其应变之才,实乃社稷之栋梁。”
“兹,擢升吏部员外郎傅彦为验封司郎中。望卿仍秉忠贞,慎思奉职,清厘勋封,抚恤功臣,以彰国典,不负朕望。”
第187章
元兴帝的圣旨一出, 朝野上下倒是也没有太震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傅彦走的是一条十分标准的吏部升迁之路。
“果不其然,当初傅大公子初入官场就被任命为员外郎,我就猜到他不久之后会升任郎中。”有大臣窃窃私语道。
“是啊, 到时候在四司之间轮一轮, 再去地方任职几年, 回来妥妥的侍郎。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另一名官员也附和道。
大梁规定, 六部当中居于侍郎及以上官位的人必须要有至少五年的地方任职经验。
而傅彦如今受封验封司郎中, 想要再往上走就只有从三品的侍郎和正三品的尚书了。
所以对于他来说, 走得最顺的一条路就是先在现在的位置上干几年, 然后把吏部的其他三个司, 文选司、考功司和选司都轮一遍,等到熟悉了吏部上下所有事务之后,就可以去地方州郡赴任,成为御史或者县丞、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