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以大义的名分,牢牢地捏着军队的权力,他们就算对朱高炽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而朱瞻基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给他们报了仇,雪了恨。既然如此,他们实在没有理由去阻止朱瞻基的计划。
最让他们惊喜的是,朱瞻基自己给皇家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他把海外所有藩王都叫了回来,他们又怎会不明白朱瞻基的意图?朱瞻基这一举动,在他们看来,和当年的朱允炆一样愚蠢。
有些遗憾的是,宁王和扬王在得知一些消息后离开了,而他们最痛恨的虞王朱昭熙竟然出海了。他们甚至在心里暗暗期待着海上能掀起一个大浪,让虞王葬身鱼腹。
不过他们也并不太在意那个蜗居在小岛上的虞王了。在他们眼中,虞王自断臂膀,把所有土着都杀了,如今手上能用的也只有朝廷当初给她的几十万移民罢了。
他们觉得,当年燕王朱棣能以八百府兵夺得整个天下,那是因为朱棣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而他们可不相信,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女娃娃,仅仅依靠着几十万移民,就能夺得整个天下,况且朱昭熙只是一个女娃娃,根本没有争天下的法理依据。
他们心里清楚,自己要做的,就是替朱瞻基扫清隐患。既然朱瞻基想要削藩,那就一定要削得干干净净;既然想要夺位,那就要让他有继位的合法性。
老老实实的配合朱瞻基,让他当个一两年的皇帝,然后他们去辅佐他最珍爱的幼子,他们才能在混乱的局势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实现自己恢复南北宋政治格局的梦想。
在画舫里,三杨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具体的计划,每个人都没有说多少话,但是似乎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