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124章 推波助澜

第124章 推波助澜

秦淮河上,一艘画舫缓缓地行驶着。.m!y.j\s,c¢h`i\n¢a^.′c`o¨m!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难得地聚在了一起。

在大明的朝堂之上,除了皇帝朱高炽和太子朱瞻基,这三位可以说是站在了权力的顶峰。平日里,为了避嫌,他们几乎很少私下见面。

而这次之所以能凑到一块,一方面是因为万寿节即将来临,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氛围中。

在这种情况下,锦衣卫和东厂也纷纷放松了对百官的监管,给了他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但这只是其中一个较为表面的原因罢了,更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在朝廷中枢摸爬滚打多年、堪称帝国数得着的聪明人,他们心里都明白着呢,皇帝已经控制不住他手上的鹰犬东厂和锦衣卫了,这些人已经认了新的主子。

画舫内,围着一个红泥小火炉,温暖的火光映照着三人的脸庞。三杨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江景,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气氛显得非常诡异。

终于,杨士奇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缓缓吟道:“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他仿佛是在用这首诗来说自己看到的江景,却又仿佛另有所指。

杨荣听了,不禁叹了一口气,唱和道:“万一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呢。/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

他们这些人,在朝廷中枢协助皇帝管理万里江山已有十年之久,对于朝廷中的风吹草动,又怎会察觉不到?

朱瞻基的那些小动作,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是无所遁形。这十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去观察、去分析朝廷中的各种势力和局势。作为太子的朱瞻基的一举一动,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去密切关注呢。

甚至他们都知道之前的孙氏并没有死,反而是为朱瞻基在贵阳生下了一个孩子,朱瞻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那个六岁的孩子,他们还知道太子朱瞻基也是个短命的,眼看着甚至还活不过那个朱棣口中多病的太子。

虽然知道这一切,但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打算阻止,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作为江南出身的文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理想和利益诉求。相比于大明严苛的统治,他们的家族哪里会接受,无数次梦想着回到曾经的蒙元时代。

在那个时代,地方由地主乡绅管理,他们只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笔税收,就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

当然,他们心里清楚,那样的时代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外,如今再也找不到一群像蒙元时期那样容易被忽悠的“蛮子”了。′如~雯_徃^ /首¢发?

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回到南北宋时期的政治格局。在那个时候,只要是文人,就可以高高在上地与皇帝“共天下”。

在大明,他们曾经差点就实现了这个目标。他们忽悠着朱元璋实施海禁政策,优待读书人,还培养了文人的傀儡朱允炆。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围绕在朱允炆身边的那些文人都是一群无能之辈,竟然让燕王以八百府兵打进了南京城,彻底打破了他们为皇帝设下的局。

这一次,他们虽然认栽了,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们老老实实的,准备把朱高炽培养成第二个朱允炆。

可是,朱高炽表面上看似和朱允炆类似,实际上却截然不同。朱高炽就像是第二个朱标,早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世界观,治国的手腕比起朱元璋和朱棣都不遑多让,甚至更为厉害。

而对于太孙朱瞻基,他们原本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朱瞻基是朱棣亲自培养的,在他们看来,未来的朱瞻基肯定会比朱高炽还要难以掌控,更加厉害。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们的意料,惊喜就这样降临了。他们原本想要挑起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的内斗,让朱棣亲自体验一下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后果。

虽然在朱高炽这一代没有成功,但作为嫡长子顺位继承的朱瞻基,竟然想要挑战一下“玄武门之变”。

既然皇家自己要乱起来,他们又怎么会去阻止呢?在他们看来,只有朝廷乱起来,他们这些人的态度才会变得至关重要。

凭借他们的力量和地位,就有机会撬动大明的政局,恢复南北宋时期那种文人与皇帝“共天下”的政治格局也不再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再者,朱高炽在这些年确实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一点他们不得不承认。但同时,朱高炽的一些政策主要破坏的就是他们这些江南地主的利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