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献城归降!恳请面见大宋皇帝陛下,共商党项一族生路!"
杨再兴冷冷地说道:"我皇陛下金口玉言,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有什么话,通过我传达!"
"这……"赫连雄显然没想到连面见的机会都没有,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将军,末将诚心归降,献上李乾顺人头,还有完整的兴庆府。只求陛下开恩,给党项一族留一条生路……"
杨再兴不等他说完,就打断道:"你等在此等候,我去禀报陛下!"
说完,他调转马头,迅速返回高地。
"官家,"杨再兴将赫连雄的话如实汇报,"那赫连雄想要面见您,说是要商议党项一族的出路。"
赵桓听后,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党项一族的出路?他以为自己是什么身份?胡寅!"
"臣在!"胡寅立刻上前。.幻¨想?姬/ /无~错+内\容_
"替朕拟一道旨意。"赵桓的声音变得冰冷,"朕口述,你来写。"
胡寅连忙取出笔墨纸砚,在马背上的小案几上铺开黄绢,恭敬地等待着。
赵桓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如同寒冰:
"赫连雄囚主献城,虽有可取之处,但其叛主之行,实不足取。朕念其识时务,可免其死罪,但其余罪责不可赦免。"
"大夏已亡,何来"党项一族生路"之说?朕治下,皆为大宋子民,无分汉胡,一视同仁。但前提是,必须真心归附,不得有丝毫异心。"
"限尔等一炷香之内,尽数放下兵器,将李乾顺及其家眷、宗室成员全部送至阵前。朕可保尔等性命,编入我军,但永远不得回到西北。"
"若敢讨价还价,或有丝毫异动,朕身后十万大军,顷刻间便将兴庆府化为焦土!尔等自取灭亡,勿谓朕不念旧情!"
胡寅一边听一边快速书写,写完后递给赵桓过目。赵桓看了一遍,点头道:"就这样。"
然后,他对身边的一名神臂弓手说道:"将这道旨意射到赫连雄的脚下。记住,要射得准,让他们知道我大宋神射手的厉害。"
那名神臂弓手是军中有名的神射手,听到命令后,立刻将黄绢绑在箭矢上,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带着黄绢呼啸而出,精准地钉在赫连雄马前三步的土地上,箭羽在晨风中嗡嗡作响。
这一箭,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皇权的威慑。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赫连雄在内,都被这精准的箭术震慑住了。
赵桓重新举起千里镜,观察着远处的动静。他看到赫连雄下马拔起箭矢,展开黄绢仔细阅读。随着阅读的进行,赫连雄的脸色从最初的希冀,变成震惊,然后是愤怒,最后变成一片死灰。
"看来我们的条件让他很失望。"折可求也在观察,"他似乎和身边的人发生了争执。"
确实如此。在赵桓的千里镜视野中,赫连雄与身边的降将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显然,赵桓不给任何"封王封侯"机会,甚至不允许他们留在西北的强硬条件,让这些降将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有的人似乎想要接受条件,毕竟保住性命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则显得愤愤不平,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还有的人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赫连雄站在中间,脸色变幻不定。他原本以为,凭借擒获李乾顺和献出兴庆府的功劳,至少能换来一个王爵或侯爵,甚至可能被封为西夏王,代为管理党项事务。但赵桓的回复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
一炷香的时间慢慢过去,但城门前的队伍仍在骚动。有些降将甚至想要重新回到城中,显然是对条件不满。
"看来他们还想要讨价还价。"杨再兴冷笑道,"官家,要不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赵桓看了看天色,一炷香的时间确实快到了。他面无表情地对身旁的炮兵指挥官下令:"目标,南门城楼。一轮齐射,给他们提个醒。但不要伤到人,朕要的是威慑,不是屠杀。"
"臣遵旨!"炮兵指挥官立刻转身下去安排。
很快,三门"神威将军筒"被推上了高地。炮手们动作娴熟地装填火药和炮弹,调整射角。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三门火炮几乎同时发出怒吼。
"轰!轰!轰!"
三发炮弹呼啸着越过赫连雄等人的头顶,精准地轰击在南门城楼上。顿时,砖石飞溅,烟尘滚滚,半座城楼在炮火中坍塌。巨大的轰鸣声在晨空中回荡,震得所有人耳膜发麻。
这一次炮击的